成语

炙肤皲足

皮肤晒焦,足部冻裂。形容农民耕作的辛苦。

炙肤皲足

读音(发音): zhì fū jūn zú

详细解释(意思):皮肤晒焦,足部冻裂。形容农民耕作的辛苦。

出处(典故): 明·宋濂《阅江楼记》耕人有炙肤皲足之烦,农女有将桑行馌之勤。”

示例:

第一个字为"炙"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皲"的成语

成语"炙肤皲足"逐字解释

"炙"字解释:炙 

 (会意。从肉从火。小篆字形,肉在火上烤。本义烧烤,把去毛的兽肉串起来在火上薰烤)

 同本义 

 炙,炮肉也。从肉,在火上。--《说文》。按,炮当作灼。

 火傍作庶为炙字,凡傅于火曰燔,母之而加于火曰炙,裹而烧者曰炮。柔者炙之,乾者燔之。--《颜氏家训》

 毋嘬炙。--《礼记·曲礼》。疏火灼曰炙。”

 以烹以炙。--《礼记·礼运》

 置匕首鱼炙之腹中。--《史记·刺客传》

 有兔斯首,燔之炙之。--《诗·小雅·瓠叶》

 饮醇酒,炙肥牛。--《乐府诗集·西门行》

 又如炙煿(烤爆。比喻受折磨);炙肉(烤肉);炙羊(烤

 炙zhì

 ⒈烤~肥牛。~羊肉。

 ⒉烤的肉脍(切细的肉)~人口(〈喻〉诗文等受人赞扬和传诵)。

 ⒊受熏染亲~(〈喻〉直接得到某人的教诲或传授)。
"肤"字解释:肤 

 (形声。从肉,眗省声。本义人的皮肤)

 同本义 

 肤受之愬。--《论语·颜渊》

 衣不暖肤。--《商君书·算地》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诗·卫风·硕人》

 又如肌肤(肌肉皮肤);肤革(皮肤的表皮和真皮;外面,表面);肤不生毛(皮肤上长满了厚茧而长不出毛)

 树木、果实的表皮 

 某些像皮层那样的东西 

 纸光洁如玉,肤如卵膜。--宋·陈师道《后山谈丛》

 又如草皮;纸张

 古代用于祭祀或供食用的肉类 

 麋肤,鱼醢。--《礼记》。郑

 肤(膚) fū身体表面包在肌肉外面的组织皮~组织。~色发黄。切~之痛。〈喻〉表面的,浅薄的~浅。~见(浅薄的见解)。
"皲"字解释:皲 

 手足的皮肤冻裂 

 皲裂

 

 足肤皲裂。--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皲jūn皮肤因寒冷或干燥而破裂。也作"龟"~裂。又指物体开裂田地~。
"足"字解释:足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的方口象膝,下面的止”即脚,合起来指整个脚。本义脚)

 (同本义。秦汉以前,足”和’趾”都表示脚”;脚”表示小腿。魏晋以后,三者都表示脚,但在书面语中,多用足”) 

 足,人之足也,在下,从止口。--《说文》。按,膝下至跖之总名也。从止,即趾字,从口,象膝形。

 震为足。--《易·说卦》

 足恭而口圣。--《大戴礼记》

 手足胼胝,面目黧。--《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韩非子》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荀子·劝学》

 折臂断足。--清

 足zú

 ⒈脚~迹。手舞~蹈。

 ⒉满,够量,充分满~。~够。充~。富~。

 ⒊补上补~。以昼~夜。

 ⒋完全此项工作一人~可完成。

 ⒌尽情地,尽量地他们~玩了半天。

 ⒍值得不~为奇。微不~道。

 ⒎够得上这本书~有八万字。

 ⒏

 足jù 1.(今读zú)补足;凑满。 2.拥,增益。参见"足本"。 3.过分。参见"足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