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东播西流

指流落四方。

东播西流

读音(发音): dōng bō xī liú

详细解释(意思):指流落四方。

出处(典故): 南朝·陈·徐陵《在北齐与扬仆射书》又闻本朝王公,都人士女,风行雨散,东播西流。”

示例:

第二个字为"播"的成语

成语"东播西流"逐字解释

"东"字解释:东 

 (会意。从木,官溥说,从日在木中。本义东方,日出的方向)

 同本义 

 东,动也。--《说文》

 东方者,动方也,万物始动生也。--《白虎通·五行》

 东方木也。--《淮南子·天文训》。按日所出也。从日在木中,会意。”

 东君,日也。--《广雅·释天》

 东邻。--《易·既济》。虞注震为东。”

 东方者,阳也。--《白虎通·情性》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又如关东;旭日东升;东夏(指中国东部);东朝(东宫);东极(东方边远之处);东君(神话中与西王母相对的东王公);东坦(女婿);东裔(东
"播"字解释:播 

 (形声。从手,番声。本义撒种)

 同本义 

 播,种也。--《说文》

 其始播百谷。--《诗·豳风 ·七月》

 播时百谷,--《书·舜典》

 周弃能播殖百谷蔬。--《国语·郑语》

 又如条播;夏播;播田(种田;种植);播植(播种;种植);播谷(播种谷物)

 散布开去,散布得开而远;传布 

 播于诸侯。--《左传·昭公四年》

 道大名播。--柳宗元《三戒》

 又如广播;播音;播名(传扬名声)

 分佈;散布 

 又北播为九河。--《书·禹贡》

 播余香而莫闻。--张衡《思

 播 bō

 ①传播~送。

 ②播种秋~。

 ③搬迁;流亡~迁(迁徙)。

 【播报员】播音员。

 【播弄是非】挑拨是非。

 播bǒ 1.摇,簸扬。

 播fān 1.通"藩"。 2.通"幡"。
"西"字解释:西 

 (象形。据小篆字形,上面是鸟的省写,下象鸟巢形。西”是栖”的本字。本义鸟入巢息止)

 同本义 

 西,鸟在巢上,象形。--《说文》

 棹歌惊起乱西禽,女伴各归南浦。--《敦煌曲子词集》

 又如西迟(游息,流连。同栖迟)

 往西走;向西去 

 西通巴蜀。--《三国志·诸葛亮传》

 何时复西归。--《乐府诗集·长歌行》

 从小丘西行……--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又如西上(向西去);西驾(皇帝的车驾西行);西夕(太阳西下而天黑)

 西 

 方位

 西xī

 ⒈方向,日落的一方,跟"东"相对~方。~部。由东到~。

 ⒉泛指欧、美~洋。~餐。~装。
"流"字解释:流〈动〉

 (会意。本义水流动)

 同本义 

 观其流泉。--《诗·大雅·公刘》

 顄淡滂流。--《文选·马融·长笛赋》

 血流殷地。--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黄河流水。--《乐府诗集·林兰诗》

 碧水东流自此回。--唐·李白《望天门山》

 桃花流水鳜鱼肥。--唐·张志和《渔歌子》

 又如流迸(涌流而出);流水行云(流动的水和飘浮的云彩);流冰(冰块在河面上漂动和流动);流泉(流动的泉水);引申为流动。如流丹(流动的红色;指流血);流脓搭水(流脓水)

 顺水漂流 

 譬彼舟流,不知所届。--

 流liú

 ⒈水或其它液体移动~水。~汗。~血。

 ⒉漂泊,移动不定~浪。~星。~沙。

 ⒊运转不停~年。~通。~转。空气对~。

 ⒋不知来路,没有目标~矢。~弹。

 ⒌传播,流传~言。~行。~毒。功~万世。

 ⒍流动的东西河~‘~。电~。川~不息。

 ⒎河流,流水或流经的地方主~。清~。下~(又〈喻〉卑鄙龌龊)。

 ⒏品类,等级三教九~。第一~。

 ⒐〈古〉一种刑法。充军,将人送到荒远的地方去生活或服劳役~放。

 ⒑趋向于坏的方面这种会议简直是~于形式。

 ⒒

 ⒓ 

 ⒔

 ⒕

 ⒖

 ①原指无业游民,后指不务正业为非作歹的人。

 ②施展下流手段、撒泼、无赖等恶劣行为耍~氓。

 ⒗

 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