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流水高山

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流水高山

读音(发音): liú shuǐ gāo shān

详细解释(意思):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出处(典故): 《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示例: 金垆焚宝烟,瑶琴鸣素弦,无非是~调,和那堆风积雪篇。★元·石子章《竹坞听琴》第一折

成语"流水高山"逐字解释

"流"字解释:流〈动〉

 (会意。本义水流动)

 同本义 

 观其流泉。--《诗·大雅·公刘》

 顄淡滂流。--《文选·马融·长笛赋》

 血流殷地。--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黄河流水。--《乐府诗集·林兰诗》

 碧水东流自此回。--唐·李白《望天门山》

 桃花流水鳜鱼肥。--唐·张志和《渔歌子》

 又如流迸(涌流而出);流水行云(流动的水和飘浮的云彩);流冰(冰块在河面上漂动和流动);流泉(流动的泉水);引申为流动。如流丹(流动的红色;指流血);流脓搭水(流脓水)

 顺水漂流 

 譬彼舟流,不知所届。--

 流liú

 ⒈水或其它液体移动~水。~汗。~血。

 ⒉漂泊,移动不定~浪。~星。~沙。

 ⒊运转不停~年。~通。~转。空气对~。

 ⒋不知来路,没有目标~矢。~弹。

 ⒌传播,流传~言。~行。~毒。功~万世。

 ⒍流动的东西河~‘~。电~。川~不息。

 ⒎河流,流水或流经的地方主~。清~。下~(又〈喻〉卑鄙龌龊)。

 ⒏品类,等级三教九~。第一~。

 ⒐〈古〉一种刑法。充军,将人送到荒远的地方去生活或服劳役~放。

 ⒑趋向于坏的方面这种会议简直是~于形式。

 ⒒

 ⒓ 

 ⒔

 ⒕

 ⒖

 ①原指无业游民,后指不务正业为非作歹的人。

 ②施展下流手段、撒泼、无赖等恶劣行为耍~氓。

 ⒗

 ⒘
"水"字解释:水 

 (象形。甲骨文字形。中间像水脉,两旁似流水。水”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水的字,或表示江河或水利名称,或表示水的流动,或水的性质状态。本义以雨的形式从云端降下的

 液体,无色无味且透明,形成河流、湖泊和海洋,分子式为 h2o,是一切生物体的主要成分)

 同本义 

 水,准也。--《说文》

 水,准也。准,平也。天下莫平于水。--《释名》

 积阴之寒气为水。--《淮南子·天文》

 五行一曰水。--《书·洪范》

 凡平原出水为大水。--《左传·桓公元年》

 水曰清滌。--《礼记·曲礼》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水shuǐ

 ⒈一种无色无味无臭而透明的液体,它是氢和氧的化合物节约用~∪开~。

 ⒉河流汉~。湘~。

 ⒊江、河、湖、海洋等的通称隔~相望。~路运输。

 ⒋泛指汁液药~。汽~。菊花~。

 ⒌指用水洗的次数这衣服已洗过两~。

 ⒍旧时指银子的成色,后来转指补贴、汇费贴~。汇~。

 ⒎

 ⒏

 ①静水的平面。

 ②达到的程度学识~平。

 ⒐

 ①以海平面为基点,对地面高低的测定标准。

 ②对事物要求的标准。

 ⒑

 ⒒
"高"字解释:高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楼台重叠之形『字部首之一。从高”的字多与高大或建筑有关。本义离地面远;从下向上距离大)

 同本义 

 高,崇也,像台观高之形。--《说文》

 巽为高。--《易·说卦》传

 穷高极远,而测深厚。--《礼记·乐记》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荀子·劝学》

 无楚、韩之患,则大王高枕而卧,国必无忧矣。--《战国策·魏策》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曹植《野田黄雀行》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孟子·公孙丑下》

 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清·姚鼐《登泰山记》

 又如高平(

 高gāo

 ⒈跟"低"相对

 ①由下至上距离大的,离地面远的~山。~原。~楼。~空。

 ②等级在上的~等。~级。

 ③超过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温。~速。~质量。

 ④声音大,响亮~声喊。~歌一曲。

 ⒉品德才能优秀的~尚。~手。~明。崇~。

 ⒊敬词有何~见?请问~寿?

 ⒋大,兴奋热烈情绪~。志气~。兴~采烈。

 ⒌

 ①指程度、优劣、深浅、轻重等未知~低。

 ②到底,终究~低合适了。

 ③无论如何不管~低,一定要做好。

 ⒍
"山"字解释:山〈名〉

 (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同本义 

 山,土有石而高。--《说文》

 山,土之聚也。--《国语·周语》

 山人取之。--《左传·昭公四年》

 夏后代山。--《礼记·明堂位》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列子·汤问》

 如山如阜,如冈如陵。--《诗·小雅·天保》

 生于山阜,处于室堂。--《荀子·赋》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书·旅獒》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又如山霭(山上的云气);山灵(

 山shān

 ⒈地面上高度大、坡度陡的隆起地貌高~。华~。

 ⒉像山的~洪。冰~。~墙(房屋两头的墙)。

 ⒊〈喻〉多,太多人~人海。

 ⒋蚕簇蚕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