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杯水之谢

比喻微薄的酬谢。

杯水之谢

读音(发音): bēi shuǐ zhī xiè

详细解释(意思):比喻微薄的酬谢。

出处(典故): 《儒林外史》第五一回次日,凤四老爹果然别了万中书,不曾受他杯水之谢,取路往杭州去了。”

示例:

成语"杯水之谢"逐字解释

"杯"字解释:杯 
 
 (形声。从木,不声。本义盛酒、茶或其他饮料的器皿)
 
 同本义,也称耳杯” 
 
 执觞觚杯豆而不醉。--《大戴礼记·曾子事父母》。注杯,盘盎盆盏之总名也。”
 
 杯圈不能饮焉。--《礼记·玉藻》
 
 停杯投箸不能食。--唐·李白《行路难》
 
 又如茶杯;杯茗(茶杯与茶水);杯酒戈矛(比喻为一件小事大动干戈);杯杓(酒杯和杓子。借指饮酒)
 
 
 
 酒 
 
 比赛中发给胜利者的杯状奖品 
 
 杯 bēi
 
 ①盛液体的器皿。多为圆柱状,或下端略细水~。
 
 ②杯状的锦标金~。
 
 【杯弓蛇影】晋朝乐广请客吃饭,挂在墙上的弓照在酒杯里,有一个客人以为是蛇,回去疑心中了蛇毒,就生病了。比喻因疑神疑鬼而自惊自怕。
 
 【杯酒释兵权】宋太祖解除其将领兵权的事件。建隆二年(961),太祖宴请禁军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许以高官厚禄,然后解除其兵权。开宝二年(969)又用同样手段,罢免王彦超等节度使,消除藩镇割据的隐患。
 
 【杯盘狼藉】】形容酒饭后,桌上的杯子盘子乱七八糟。狼藉杂乱的样子。
 
 【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比喻无济于事。
"水"字解释:水 

 (象形。甲骨文字形。中间像水脉,两旁似流水。水”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水的字,或表示江河或水利名称,或表示水的流动,或水的性质状态。本义以雨的形式从云端降下的

 液体,无色无味且透明,形成河流、湖泊和海洋,分子式为 h2o,是一切生物体的主要成分)

 同本义 

 水,准也。--《说文》

 水,准也。准,平也。天下莫平于水。--《释名》

 积阴之寒气为水。--《淮南子·天文》

 五行一曰水。--《书·洪范》

 凡平原出水为大水。--《左传·桓公元年》

 水曰清滌。--《礼记·曲礼》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水shuǐ

 ⒈一种无色无味无臭而透明的液体,它是氢和氧的化合物节约用~∪开~。

 ⒉河流汉~。湘~。

 ⒊江、河、湖、海洋等的通称隔~相望。~路运输。

 ⒋泛指汁液药~。汽~。菊花~。

 ⒌指用水洗的次数这衣服已洗过两~。

 ⒍旧时指银子的成色,后来转指补贴、汇费贴~。汇~。

 ⒎

 ⒏

 ①静水的平面。

 ②达到的程度学识~平。

 ⒐

 ①以海平面为基点,对地面高低的测定标准。

 ②对事物要求的标准。

 ⒑

 ⒒
"之"字解释:之 

 (会意。象苃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之,出也。象苃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说文》

 如语焉而未之然。--《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

 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之,适也。--《广雅》

 自伯之东。--《诗·卫风·伯兮》

 之沛公军。--《史记·项羽本纪》

 之虚所卖之。(虚”同墟”)--唐·柳宗元《童区寄传》

 佯狂不知所之者。--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吾欲之南海,何如?--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又如之如(前往);之往(去;

 之zhī

 ⒈到,往由京~川。不知所~。

 ⒉代词。代替人或物爱~重~。取~不尽,用~不竭。

 ⒊代词。这,此,或虚指~子于归(这个女子出嫁)。久而久~。

 ⒋在形容词、名词等之后,跟"的"相当。〈表〉修饰或领属关系光荣~家。四分~三。两年~后。羔羊~皮。中国~富强。人民~英勇。

 ⒌用于主谓结构中间,使其变为偏正结构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⒍文言虚词~乎者也矣焉哉。
"谢"字解释:谢 

 (形声。从言,射声。本义向人认错道歉)

 同本义 

 自谢曰。--《战国策·赵策》

 长跪而谢。--《战国策·魏策》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史记·项羽本纪》

 惊谢曰。--清·周容《芋老人传》

 又如谢咎(引咎自退;悔过;谢罪);谢错(认错赔不是);谢室(待罪之室)

 用言辞委婉地推辞拒绝 

 乃召拜黯为淮阳太守,黯伏谢不受命。--《史记·汲黯列传》

 谢媒人。--《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楚而谢。--唐·李朝威《柳毅传》

 谢客矣。--明·宗臣《报刘一丈书》

 谢xiè

 ⒈感激~ ~你。感~。

 ⒉道歉,认错~过。~罪。

 ⒊〈古〉告诉多~后世人。

 ⒋推辞,辞别~绝。~客。

 ⒌衰亡,凋落新陈代~。花~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