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一字不苟

苟马虎,随便。形容写文章不随便下笔,每一个字都要斟酌。

一字不苟

读音(发音): yī zì bù gǒu

详细解释(意思):苟马虎,随便。形容写文章不随便下笔,每一个字都要斟酌。

出处(典故): 宋·朱熹《朱子语类·论语·学而篇中》因说伊川讲解,一字不苟。”

示例:

成语"一字不苟"逐字解释

"一"字解释:一 

 (指事。一”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数词。大写作壹”。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

 同本义 

 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说文》

 一也者,万物之本也。--《淮南子·诠言》

 抱一而天下试。--《老子》

 故一人有事于四方。--《书·君奭》。传天子也。”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汉·贾谊《过秦论》

 一夫夜呼,乱者四应。(公元九二年六月,李存莇妻刘皇后听信宦官诬告,杀死大臣郭崇韬,时谣言纷起,人心惶惶。屯驻在贝州(现河北省清河县)的军人皇甫晖勾结党羽作

 一yī

 ⒈数目字。整数中最小的数~龙~猪。

 ⒉纯,专~心~意。用心~也。

 ⒊相同,同样~致。~模~样。

 ⒋全,满~如既往。~网打尽。~身是胆。

 ⒌又,其它,另外昆明市~名春城。

 ⒍用在重叠动词的中间,〈表〉稍微,短暂试~试。望~望。停~停。

 ⒎跟"就"呼应。

 ①〈表〉每逢~想到要回祖国,就归心似箭。

 ②〈表〉两事的时间紧接着~教就懂。~学就会。

 ⒏〈古〉副词。乃,竟~至此乎!

 ⒐〈古〉副词。

 ⒑〈古〉副词。一旦,一经~闻人之过,终身不忘。

 ⒒旧时乐谱记音符号之一,相当于简谱的低音"7"。

 ⒓

 ①特定~定的阶级。

 ②相当工作上取得了~定的成绩。

 ③规定,确定按~定的规章办事。

 ④必然共产主义~定会实现。

 ⒔

 ⒕

 ⒖
"字"字解释:字 

 (会意兼形声。从宀从子,子亦声。在屋内生孩子。本义生孩子)

 同本义 

 字,乳也。--《说文》。

 字,生也。--《广雅》

 妇人疏字者子活,数乳者子死。--《论衡·气寿》

 六畜遂字。--《汉书》。颜师古注字,生也。”

 苦山有木,服之不字。--《山海经·中山经》

 亭有畜字马,岁课息。--《汉书·食货志下》

 又如字乳(生育);字育(生育、蕃育)

 怀孕,体内怀着胎儿 

 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易·屯》

 乘字牝者,傧而不得聚会。--《史记·平准书》

 又如字牝(怀孕的母畜);字孕(怀胎;生殖)

 字zì

 ⒈记录语言的符号~体『~。难~。拼音~。

 ⒉音咬~清楚。~正腔圆。

 ⒊字的形体柳~。正楷~。

 ⒋书法作品~画。

 ⒌用文字写成的条据、凭证、契约等~条。~据。

 ⒍人的姓名或别名(也叫表字或号)签~。刘备~玄德。

 ⒎旧时称女子许嫁待~。

 ⒏生子,〈引〉养育妇人疏~者子活(疏稀疏)。

 ⒐

 字义未详。
"不"字解释: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

 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韩非子·喻老》

 老妇不闻也。--《战国策·赵策》

 被驱不异犬与鸡。--唐·杜甫《兵车行》

 后遂不复至。--明·魏禧《大铁椎传》

 又如不会;不大;不一定;不古(不古朴。意指社会风气衰落、败坏);不勾(不消;不够;不到);不才(没有才能。自称的谦词;不成才);不才之
"苟"字解释:苟 

 (形声。从苃,句声。本义草名。又菜名) 同本义 

 苟,苟草也。--《说文》

 苟贞夫。--《急就篇》。注苟,草名也。”

 苟 

 随便,轻率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孟子·告子上》

 又如一丝不苟;不苟言笑;苟言(言谈轻率随便)

 贪求 

 卑下 

 苟 

 姑且;暂且 

 苟者,偷合之称。所以行为廉

 苟gǒu

 ⒈暂且,姑息一日之~安。~全性命。

 ⒉随便,马虎~同。一丝不~。

 ⒊不正当~合。

 ⒋假如~能如此。

 ⒌

 ①只图眼前,得过且过~且偷安。

 ②草率,马虎决不~且。

 ③不正当之事~且之事。

 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