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拜赐之师

用以讽刺为复仇而又失败的出兵。

拜赐之师

读音(发音): bài cì zhī shī

详细解释(意思):用以讽刺为复仇而又失败的出兵。

出处(典故): 《左传·文公二年》春秋时,秦晋殽之战,秦将孟明视被俘。获释时,孟谓晋君曰‘三年将拜君赐。’后三年,秦果然出兵伐晋复仇。又败,晋人讥之为拜赐之师”。

示例:

第一个字为"拜"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赐"的成语

成语"拜赐之师"逐字解释

"拜"字解释:拜 
 
 (会意。从两手,从下。《说文》古文上象两手,乥为下”的古体。《说文》引扬雄说拜从两手下。”表示双手作揖,或下拜。隶书将乥”(下)并入右边的手”之下而成为拜”,一直沿用至今。本义古代表示敬意的一种礼节。两手合于胸前,头低到手)
 
 同本义 
 
 拜手,稽手。--《书·召诰》。传拜首,首至手。”
 
 拜,服也。--《礼记·郊特性》
 
 平衡曰拜。--《荀子·大略》
 
 乐工等罗列上前,连拜且泣。--宋·王傥《唐语林·雅量》
 
 拜送书于庭。--《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后世指下跪叩头。两腿跪地,两手扶地,低
 
 拜 bài
 
 ①授给官职~亮为丞相。(《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②一种表示敬意的礼节回~。
 
 ③见面行礼表示棕~年。
 
 ④拜访;拜会新住进的王大爷~邻里来了。
 
 ⑤恭敬地与对方结成某种关系~师学艺。
 
 ⑥敬辞。用于人事往来~读大作。
 
 ⑦姓。
 
 【拜辞】敬辞。告别。
 
 【拜访】敬辞。访问。
 
 【拜服】敬辞。十分佩服。
 
 【拜会】拜访会见(外交上的正式访问)~总统。
 
 【拜火教】见【祆教】。
 
 【拜伦】(1788-1824)英国诗人。主要作品有长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长篇诗体小说《唐璜》。
 
 【拜扫】扫墓;墓前祭奠。
 
 【拜上帝会】见【拜上帝教】。
 
 【拜上帝教】洪秀全领导的以宗教为名的农民斗争组织。1843年,由洪秀全、冯云山等创立于广东花县。1851年1月11日,拜上帝教发动金田起义,掀起太平天国运动。又叫拜上帝会。
 
 【拜望】敬辞。探望。
 
 【拜物教】
 
 ①原始社会宗教信仰形式之一。原始人认为许多物体具有灵性,对之祈祷、祭献,以求得庇护。
 
 ②比喻对某种事物的崇拜、迷信商品~。
 
 【拜洋】崇洋媚外。
 
 【拜谒】拜见;会见。~瞻仰(陵墓、碑碣)。
 
 【拜占庭帝国】罗马帝国分裂后形成的国家之一。中国历史上称为大秦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东罗马帝国定都于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尔),该城在希腊古城拜占庭的基础上建成,故名。11世纪末,过渡到封建社会。1453年被奥斯曼土耳其人所灭。
 
 【拜占庭镶嵌艺术】中世纪东罗马帝国的首都拜占庭普遍流行的一种艺术形式。采用大理石块,配上金银箔和宝石一起镶嵌,组成富丽而有神秘感的画面。
"赐"字解释:赐 

 (形声。从贝,易声。从贝”,表示与钱财有关。本义赏赐)

 给予;上给予下 

 赐,予也。--《说文》

 上予下曰赐。--《正字通》

 长者赐,少者贱者不敢辞。--《礼记·曲礼》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乐府诗集·木兰诗》

 大王及宗室所赐币帛,尽以与军吏、士大夫。--刘向《列女传·赵将括母》

 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左传》

 又如赐光(赏脸,赏光);赐环(将放逐之臣赦罪召还);赐第(皇上敕建的府第);赐田(君主所赐予的田地);赐官(赐予设置家臣以治家邑的权力)

 请给 

 赐 cì

 ①赐予。~敬辞。指所受的礼物辱承厚~,受之有愧。

 【赐教】敬辞。给予指教承蒙~。
"之"字解释:之 

 (会意。象苃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之,出也。象苃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说文》

 如语焉而未之然。--《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

 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之,适也。--《广雅》

 自伯之东。--《诗·卫风·伯兮》

 之沛公军。--《史记·项羽本纪》

 之虚所卖之。(虚”同墟”)--唐·柳宗元《童区寄传》

 佯狂不知所之者。--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吾欲之南海,何如?--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又如之如(前往);之往(去;

 之zhī

 ⒈到,往由京~川。不知所~。

 ⒉代词。代替人或物爱~重~。取~不尽,用~不竭。

 ⒊代词。这,此,或虚指~子于归(这个女子出嫁)。久而久~。

 ⒋在形容词、名词等之后,跟"的"相当。〈表〉修饰或领属关系光荣~家。四分~三。两年~后。羔羊~皮。中国~富强。人民~英勇。

 ⒌用于主谓结构中间,使其变为偏正结构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⒍文言虚词~乎者也矣焉哉。
"师"字解释:师 

 (会意。从币,从垖。垖是小土山,帀是包围。四下里都是小土山,表示众多。本义古代军队编制的一级。二千五百人为一师)

 同本义 

 师,二千五百人为师。--《说文》

 王乃犬巡六师。--《书·伪泰誓》

 陈师鞠旅。--《诗·小雅·采芑》

 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周礼·地官·小司徒》

 师今为隶属于军的单位,下辖若干旅或团

 泛指军队

 十年春,齐师伐王。--《左传·庄公十年》

 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汉·贾谊《过秦论》

 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殽。”

 师(師)shī

 ⒈指老师,导师教~。能者为~。~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引〉榜样~表。前事不忘,后事之~。

 ⒉由师徒关系而产生的~叔。~弟。

 ⒊效法,学习~其所长。

 ⒋指擅长某种技术的人,又指技术职称医~。厨~。理发~。讲~。会计~。工程~。

 ⒌军队出~。雄~百万。

 ⒍军队的编制单位。一般是军的下一级,团的上一级。

 ⒎

 ①学习的榜样。

 ②培养师资的~范大学。

 ⒏

 ⒐

 ⒑〈古〉称乐官乐~。

 ⒒

 ①传授技艺的老师。

 ②称呼有实践经验的工人老~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