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救急扶伤

救济危急,扶助伤病。

救急扶伤

读音(发音): jiù jí fú shāng

详细解释(意思):救济危急,扶助伤病。

出处(典故): 鲁迅《南腔北调集·经验》救急扶伤,一不小心,向来就很容易被人所诬陷。”

示例:

成语"救急扶伤"逐字解释

"救"字解释:救 

 (形声。从攴,轻轻敲击,求声。本义止;禁止;阻止)

 同本义 

 救,止也。--《说文》

 救,犹禁也。以礼防禁人之过者也。--《周礼·司救》注

 使之相救。--《周礼·大司徒》。注救,救凶灾也。”

 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孟子·离娄下》

 又如救止(阻止;纠正);救祸(消除祸乱);救灭(扑灭);救熄(亦作救息”。扑灭);救扑(扑灭)

 援救别人 

 救,助也。--《广雅》

 扶服救之。--《礼记·檀弓》

 匍匐救之。--《孔子闲居》

 民困而不知救。--明·刘基《

 救(捄)jiù

 ⒈帮助,援助,使脱离困境或危险~济。~援。~急。急~。拯~。患难相~。遇良医可~。

 ⒉止~ 火。濯以~热(濯洗)。

 ⒊
"急"字解释:急 

 (形声。小篆字形,从心,及声。本义狭窄)

 紧,紧缩 

 遂生缚布,布曰缚太急,小缓之。--《三国志·吕布传》

 又如急亲戚(最接近的亲戚);急持(紧紧抱持);急窄(犹紧缩);急装(扎缚紧凑的装束);急绷绷形容把东西拉得很紧

 急躁,着急 

 曰急。--《书·洪范》。郑注急促自用也。”

 急缮其怒。--《礼记·曲礼》

 国无六年之蓄曰急。--《礼记·王制》

 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缓己。--《韩非子·观行》

 又如急吼吼(性急慌忙的样子);急撮(因受人摆弄而急躁);急屎狗(性急

 急jí

 ⒈迫切,紧要~迫。~事。紧~。当务之~。〈引〉严重告~。救~。病危~。

 ⒉焦躁~躁。焦~。着~。真~死人,还不来。〈引〉气恼,不能忍耐而发怒把他惹~了。

 ⒊匆促,快猛~于求成。~ ~忙忙。〈引〉迅速突发~病。~行军。

 ⒋为大众或别人快速排难,赶快救助~公好义。~人之难。

 ⒌紧,紧缩桃性皮~。
"扶"字解释:扶〈动〉

 (形声。从手,夫声。从手”,表示与手的动作有关。本义搀扶)

 同本义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论语·季氏》

 车至门扶。--《战国策·卫策》。注扶,谓下车。”

 遂扶以下。--《左传·宣公二年》

 扶杖望朱砂庵而登。--《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又如扶绰(搀扶,扶托);扶策(扶助,搀扶);扶掖(搀扶;扶助);扶挈(以手搀扶);扶将(搀扶)

 扶持;护持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荀子·劝学》

 又如扶树(扶持培植);扶舁(扶持;搀扶);扶舁(护持扛抬);扶倾(扶

 扶 fú

 ⒈搀,用手支住、按着或把持着使不倒~老携幼。~墙。~拦杆。

 ⒉帮助,援助,培植~弱抑强。救死~伤。~植新生事物。

 ⒊

 【扶手】手可以握着当倚靠的东西,如拐杖、楼梯旁的栏杆、公共汽车上的把手等。

 扶fū 1.古代长度计算单位。并四指的宽度为一扶。

 扶pú 1.见"扶服"。
"伤"字解释:伤 

 (形声。从人。本义皮肉破损处;创伤)

 同本义 

 伤,创也。--《说文》

 命理瞻伤。--《礼记·月令》。注创之浅者曰伤。”

 以杙抉其伤。--《左传·襄公十七年》

 无面伤。--《左传·哀公元年》

 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斵之,尽垩而鼻不伤。--《庄子·徐无鬼》

 唂其叶,则口烂而受伤。--《庄子·人间世》

 则援剑戟而逐之,不避死伤。--《荀子·正论》

 其伤于缚者,即幸留,病数月乃瘳。--清·方苞《狱中杂记》

 城中死伤日积,巷哭声相闻。--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又如枪伤;两虎相斗,必有一伤;负

 伤(傷)shāng

 ⒈受到损害、损坏受~。枪~。重~。

 ⒉损害,妨碍~害。损~。~点皮肉。无~大局。

 ⒊遭受某种致病因素而得病~风。~暑。

 ⒋悲哀~心。悲~。

 ⒌使用过度以致厌烦这种菜吃~了。

 ⒍得罪,诋毁有意中~。出口~人。

 ⒎

 ①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②中医学上泛指各种热病或风寒引起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