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伤心蒿目

旧时指志士仁人对艰危时世的关切忧虑。

伤心蒿目

读音(发音): shāng xīn hāo mù

详细解释(意思):旧时指志士仁人对艰危时世的关切忧虑。

出处(典故):

示例:

第三个字为"蒿"的成语

成语"伤心蒿目"逐字解释

"伤"字解释:伤 

 (形声。从人。本义皮肉破损处;创伤)

 同本义 

 伤,创也。--《说文》

 命理瞻伤。--《礼记·月令》。注创之浅者曰伤。”

 以杙抉其伤。--《左传·襄公十七年》

 无面伤。--《左传·哀公元年》

 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斵之,尽垩而鼻不伤。--《庄子·徐无鬼》

 唂其叶,则口烂而受伤。--《庄子·人间世》

 则援剑戟而逐之,不避死伤。--《荀子·正论》

 其伤于缚者,即幸留,病数月乃瘳。--清·方苞《狱中杂记》

 城中死伤日积,巷哭声相闻。--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又如枪伤;两虎相斗,必有一伤;负

 伤(傷)shāng

 ⒈受到损害、损坏受~。枪~。重~。

 ⒉损害,妨碍~害。损~。~点皮肉。无~大局。

 ⒊遭受某种致病因素而得病~风。~暑。

 ⒋悲哀~心。悲~。

 ⒌使用过度以致厌烦这种菜吃~了。

 ⒍得罪,诋毁有意中~。出口~人。

 ⒎

 ①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②中医学上泛指各种热病或风寒引起的疾病。
"心"字解释:心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同本义 

 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

 其祀中靋,祭先心。--《吕氏春秋》

 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方苞《狱中杂记》

 又如心腹之病(致命之祸;隐患);心上刃(忍”字的拆写);心肝胕蒂(心肝宝贝);心气(中医指心脏的功能);心系(系悬心脏于胸腔中的筋脉);心脾(心脏与脾脏)

 内心 

 日月阳止,女心伤止。--《

 心xīn

 ⒈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脏器~脏。

 ⒉习惯上将思想的器官和思念、感情等都说成"心"~思。~情。~得。热~。谈~。开~(欢乐)。用~学习。一~一意。无贪财之~。

 ⒊中央,居中的中~∷~∮~。圆~。

 ⒋星宿名,也叫"商"。二十八宿之一。

 ⒌

 ⒍

 ⒎

 ⒏

 ①气量,胸襟。

 ②志向,抱负。

 ⒐

 ①感觉、情绪、思维等活动的总称。

 ②人的想法、内心活动情况他的~理状态好吗?

 ⒑

 ①出自内心的,真心实意~腹话。

 ②〈喻〉要害,严重~腹之患。

 ③〈喻〉亲信的人这人是他的~腹。

 ⒒

 ⒓

 ⒔

 ①做了坏事或错事常常惊怕做贼~虚。

 ②气馁,缺乏自信。
"蒿"字解释:蒿〈名〉

 (形声。从苃,高声。本义草名。有白蒿、青蒿、牡蒿、臭蒿等多种。特指青蒿)

 即青蒿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诗·小雅·鹿鸣》

 蒿子 

 蒿〈动〉

 今世之仁人,蒿目而忧世之患。--《庄子·骈拇》

 又如蒿目时艰(形容对时局忧虑不安)

 物之精气蒸出的样子 

 用同薅” 

 我把花子

 蒿hāo"青蒿"、"黄花蒿"、"茵陈蒿"等植物的统称。青蒿也叫"香蒿",两年生草本。叶羽丝状,有特殊气味。花小,黄绿色。全草可供药用。

 蒿gǎo 1.谷类的茎秆。参见"蒿矢"。
"目"字解释:目 

 (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眼睛形,外边轮廓象眼眶,里面象瞳孔。小篆处理为线条。先秦时期多用目”,两汉以后,用眼逐渐多起来。目”具有书面语色彩。本义眼睛)

 同本义 

 目,人眼,象形。--《说文》

 目者,气之清明者也。--《礼记·郊特牲。》

 目者,心之符也。--《韩诗外传》

 夫妻反目。--《易·小畜卦》

 睅其目,皤其腹。--《左传·宣公二年》

 满目萧然。--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瞋目大怒。--晋·干宝《搜神记》

 目似瞑。--《聊斋志异·狼三则》

 目不忍睹。--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又如目

 目mù

 ⒈眼睛~不暇接。有~共睹。

 ⒉看众~睽睽。众~昭彰。

 ⒊孔,网眼网~。纲举~张。

 ⒋名称,标题~录。书~。题~。

 ⒌条文,大项中再分的小项条~。大纲细~。

 ⒍

 ⒎

 ⒏

 ⒐

 ①射击、攻击或寻找的对象对准~标。

 ②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标准奋斗的~标。

 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