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不失圭撮

圭撮容量词,六栗为一圭,十圭为一撮。形容数量准确。

不失圭撮

读音(发音): bù shī guī cuō

详细解释(意思):圭撮容量词,六栗为一圭,十圭为一撮。形容数量准确。

出处(典故): 《汉书·律历志上》量多少者不失圭撮。”

示例:

第四个字为"撮"的成语

成语"不失圭撮"逐字解释

"不"字解释: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

 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韩非子·喻老》

 老妇不闻也。--《战国策·赵策》

 被驱不异犬与鸡。--唐·杜甫《兵车行》

 后遂不复至。--明·魏禧《大铁椎传》

 又如不会;不大;不一定;不古(不古朴。意指社会风气衰落、败坏);不勾(不消;不够;不到);不才(没有才能。自称的谦词;不成才);不才之
"失"字解释:失 

 (形声。从手,乙声。表示从手中丢失。小篆字形。本义失掉;丢失)

 同本义 

 失,纵也。--《说文》。段注在手而逸去为失。”

 失得勿恤。--《易·晋》

 故人情不失。--《礼记·礼运》。注犹去也。”

 君子不失足于人。--《礼记·表记》。注失其容止之节也。”

 掌国中失之事。--《周礼·师氏》。注失,失礼者也。”

 塞翁失马,今未足悲。--魏泰《东轩笔录》

 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下》

 累官故不失州郡也。--《资治通鉴》

 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告子上》

 又如失状(丢失财物的清单);失

 失shī

 ⒈丢,掉丢~。遗~。~掉。~物招领。

 ⒉疏忽,错过,过错~手。~策。~言。过~。

 ⒊耽误,错过,未达目的~期。~机。~望。~意。

 ⒋违背,背弃~礼。~信。~约。

 ⒌找不着~踪。迷~。

 ⒍改变常态~声。~色。

 ⒎发生意外~火。~事。

 ⒏

 ⒐

 ①被打败。

 ②工作、计划或希望未达到预定的目标。

 ⒑

 ⒒

 ①疏忽,不留神。

 ②精神不正常或精神不振。

 ⒓

 ①失去平衡或调节。

 ②身体没有得到适当的调养。

 失yì 1.通"逸"。奔跑。 2.通"逸"。逃走。 3.通"逸"。隐遁。 4.通"佚"。放荡;淫佚。 5.通"佚"。安闲,安乐。 6.通"佚"。轻忽。
"圭"字解释:圭 

 (会意。从重土”。本义古玉器名。长条形,上端作三角形,下端正方。中国古代贵族朝聘、祭祀、丧葬时以为礼器。依其大小,以别尊卑。又作珪)

 同本义 

 瑞贽珪者兑上。--《白虎通》

 孰为珪璋。--《庄子·马蹄》。李注锐上方下曰珪。”

 以青圭礼东方。--《周礼·大宗伯》。注圭锐象春物初生。”

 司马牛致其邑与珪焉。--《左传·哀公十四年》。注守邑符信。”

 圭币(帛)俎豆(均为祭器)。--《汉书·郊祀志

 圭guī

 ⒈〈古〉用作凭信的玉,上圆(或尖头形)下方。帝王、诸侯在举行朝会、祭祀的典礼时拿这种玉器。

 ⒉〈古〉测日影的器具土~测景(景日影)。

 ⒊

 ⒋〈古〉容量单位。一升的十万分之一。
"撮"字解释:撮 

 (形声。从手,最声。本义用手指抓取粒状物)

 用三指取物;抓取 

 撮,四圭也,一曰两指撮也。--《说文》

 量多少者不失圭撮。--《汉书·律历志上》

 鸱鸺夜撮蚤。--《庄子·秋水》

 又如撮一点儿盐;撮药(抓药);撮土(抓一把土);撮拾(撮取);撮台子(拾掇桌子)

 把聚拢的东西用簸箕等物铲起 

 拉拢 

 玩弄 

 簇拥 

 摘要,摘取 

 撮 cuō

 ①聚合;聚拢。

 ②用簸箕等把东西聚集起来~垃圾。

 ③摘取(要点)报告~要。

 ④容量单位。十撮等于一勺。现用市撮,一市撮等于一毫升。

 ⑤量词。用于手所撮取的东西一~烟丝。借用于极少的坏人或事物一小~坏人。又见zuǒ。

 【撮合】从中介绍促成(多指婚姻)。

 【撮要】

 ①摘取要点。

 ②摘取出来的要点。

 撮zuǒ

 ⒈量词,用于丛状的毛发一~儿毛。两~子头发。

 撮zuān 1.古代一种乘载之器。 2.乘。参见"撮风"。

 撮zuì 1.项椎。

 撮chuā 1.握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