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挪西撮
指各处挪借,凑集款项。同东挪西凑”。
东挪西撮
读音(发音): dōng nuó xī cuō
详细解释(意思):指各处挪借,凑集款项。同东挪西凑”。
出处(典故): 《水浒传》第九四回我这里正项钱粮,兀自起解不足,东挪西撮。你这项信赏钱,依着我,权且存置库内。”
示例: 无
第四个字为"撮"的成语
成语"东挪西撮"逐字解释
"东"字解释:东 (会意。从木,官溥说,从日在木中。本义东方,日出的方向) 同本义 东,动也。--《说文》 东方者,动方也,万物始动生也。--《白虎通·五行》 东方木也。--《淮南子·天文训》。按日所出也。从日在木中,会意。” 东君,日也。--《广雅·释天》 东邻。--《易·既济》。虞注震为东。” 东方者,阳也。--《白虎通·情性》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又如关东;旭日东升;东夏(指中国东部);东朝(东宫);东极(东方边远之处);东君(神话中与西王母相对的东王公);东坦(女婿);东裔(东
"挪"字解释:挪 (形声。从手,那声。本义揉搓) 同本义 两手自相挪。--韩愈《读东方朔杂事》 移动,从一处移到另一处 行者叩头,启上如来千万望挪玉一降。”--《西游记》 又如挪玉(移动玉步;劳动大驾);挪桌子;那个理发店挪地方了;把椅子挪开;挪步(移动脚步) 移用 他向日挪我的五十两银子,得便叫他算还给我。--《儒林外史》 挪nuó移动~动。不能~用公款。
"西"字解释:西 (象形。据小篆字形,上面是鸟的省写,下象鸟巢形。西”是栖”的本字。本义鸟入巢息止) 同本义 西,鸟在巢上,象形。--《说文》 棹歌惊起乱西禽,女伴各归南浦。--《敦煌曲子词集》 又如西迟(游息,流连。同栖迟) 往西走;向西去 西通巴蜀。--《三国志·诸葛亮传》 何时复西归。--《乐府诗集·长歌行》 从小丘西行……--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又如西上(向西去);西驾(皇帝的车驾西行);西夕(太阳西下而天黑) 西 方位 西xī ⒈方向,日落的一方,跟"东"相对~方。~部。由东到~。 ⒉泛指欧、美~洋。~餐。~装。
"撮"字解释:撮 (形声。从手,最声。本义用手指抓取粒状物) 用三指取物;抓取 撮,四圭也,一曰两指撮也。--《说文》 量多少者不失圭撮。--《汉书·律历志上》 鸱鸺夜撮蚤。--《庄子·秋水》 又如撮一点儿盐;撮药(抓药);撮土(抓一把土);撮拾(撮取);撮台子(拾掇桌子) 把聚拢的东西用簸箕等物铲起 拉拢 玩弄 簇拥 摘要,摘取 撮 cuō ①聚合;聚拢。 ②用簸箕等把东西聚集起来~垃圾。 ③摘取(要点)报告~要。 ④容量单位。十撮等于一勺。现用市撮,一市撮等于一毫升。 ⑤量词。用于手所撮取的东西一~烟丝。借用于极少的坏人或事物一小~坏人。又见zuǒ。 【撮合】从中介绍促成(多指婚姻)。 【撮要】 ①摘取要点。 ②摘取出来的要点。 撮zuǒ ⒈量词,用于丛状的毛发一~儿毛。两~子头发。 撮zuān 1.古代一种乘载之器。 2.乘。参见"撮风"。 撮zuì 1.项椎。 撮chuā 1.握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