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殒身不恤

殒牺牲;恤顾惜。牺牲生命也不顾惜。

殒身不恤

读音(发音): yǔn shēn bú xù

详细解释(意思):殒牺牲;恤顾惜。牺牲生命也不顾惜。

出处(典故):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至于这一回……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没有消亡的明证。”

示例:

殒身不恤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殒"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恤"的成语

成语"殒身不恤"逐字解释

"殒"字解释:殒 

 (形声。从歺(歹”是隶楷写法),员声。剔肉残余的骨头,常与死亡”有关。本义死亡)

 同本义 

 殒,没也。--《一切经音义》引《声类》

 殒,字书作陨,同于敏反。--《一切经音义三》

 妻子颠殒。--《后汉书·隗嚣传》

 未尝殒于城中。--清·全祖望《梅花岭记》

 又如殒亡(灭亡);殒骨(亡躯);殒没(死亡);殒逝(丧亡;逝世);殒谢(谢世,死亡)

 通陨”。坠落 

 列星殒坠。--《荀子·赋》

 殒越为期。--任昿《为齐明帝让宣城郡公第一表》

 禹为天子,而启为嗣,持禹之功而不殒。--

 殒yǔn

 ⒈死亡~命。

 ⒉通"陨"。落,坠落。
"身"字解释:身〈名〉

 (象形。象人之形。本义身躯的总称)

 同本义 

 身,躬也。象人之形。--《说文》。按,身的本义是人的躯干。

 必有寝礼,长一身有半。--《论语·乡党》

 人自项以下,踵以上,总谓之身。颈以下,股以上,亦谓之身。--王述之《经义述闻》

 人百其身。--《诗·秦风·黄鸟》

 身也者,亲之枝也。--《礼记·哀公问》

 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礼记·祭义》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孟子·告子下》

 身首离兮心不惩。--《楚辞·九歌·国殇》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

 身shēn

 ⒈人或动物的躯体~体。~躯。人~子。半~像。〈引〉物的主体部分车~。床~。树~∮~。

 ⒉自己,亲自自~。亲~。以~作则。~体力行。~教重于言教。

 ⒊生命舍~救人。以~殉职。

 ⒋指人的地位~份。~败名裂。

 ⒌怀孕~孕。她有了~子。

 ⒍套(指衣服)他穿了一~新衣裳。

 ⒎

 ⒏

 ⒐

 ①人在社会上或法律上的地位学生~分。公证人~分。

 ②物品的质量这种面粉的~分挺好呀!

 身yuān 1.见"身毒"。
"不"字解释: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

 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韩非子·喻老》

 老妇不闻也。--《战国策·赵策》

 被驱不异犬与鸡。--唐·杜甫《兵车行》

 后遂不复至。--明·魏禧《大铁椎传》

 又如不会;不大;不一定;不古(不古朴。意指社会风气衰落、败坏);不勾(不消;不够;不到);不才(没有才能。自称的谦词;不成才);不才之
"恤"字解释:恤 

 (形声。从心,血声。本义忧虑)

 同本义 

 恤,忧也。--《说文》

 勿恤其孚。--《易·泰》

 不印自恤。--《书·大诰》

 告而忧恤。--《诗·大雅·桑柔》

 不恤国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所图者国恤家仇,所期望者豪杰事功。--明·张煌言《复郎廷佐书》

 又如恤功(担忧民众的事务);恤恤(忧虑的样子);恤民(忧虑人民的疾苦)

 体恤 

 朝廷竟无恤赠之典。--《隋唐演义》

 恤病讨贰。--《左传》

 不知存恤。--《三国志·诸葛亮传》

 又如恤近忽远(体恤亲近的人而忽略疏远的人);恤金

 怜悯 

 恤(卹、?
 ⒈怜悯,同情怜~。体~。

 ⒉救济,周济抚~。有无相~,患难相救。

 ⒊担忧,忧虑~国事。

 恤sū 1.见"恤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