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证龟成鳖

将乌龟说成甲鱼。比喻蓄意歪曲,颠倒是非。

证龟成鳖

读音(发音): zhèng guī chéng biē

详细解释(意思):将乌龟说成甲鱼。比喻蓄意歪曲,颠倒是非。

出处(典故): 宋苏轼《东坡志林·贾氏五不可》晋武帝欲为太子娶妇。卫瓘曰‘贾氏有五不可青、黑、短、妒而无子。’竟为群臣所誉娶之,竟以亡晋。……俚语曰‘证龟成鳖’,此未足怪也。以此观之、当云‘证龟成蛇’。……”

示例:

证龟成鳖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证"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鳖"的成语

成语"证龟成鳖"逐字解释

"证"字解释:证 

 谏正 

 证,谏也。从言,正声。--《说文》

 士尉以证靖郭君,靖郭君不听。--《战国策·齐策》。高诱注证,谏也。”

 又如证谏(直言规劝)

 证 

 通症”。病症 

 然后先生之言,为思陵对证之药也。--清·黄宗羲《子刘子行状》

 假借为徵”。今亦用为譪验字。证据 

 索证正不在远。--

 证 

 (形声。从言,正声。繁体为登”声。本义告发)

 同本义 

 譪,告也。从言,登声。--《说文》

 其父攘羊,而子证之。--《论语

 证(譪)zhèng

 ⒈以人物、事实来表明或断定~人。~物。~明。~实。~几何题。

 ⒉凭据,帮助断定的东西~据。物~。居民身份~。

 ⒊"譪"另见症(譪 )。
"龟"字解释:龟 

 (象形。甲骨文字形,头象它(蛇)头,左象足,右象甲壳,下面象尾。本义乌龟)

 即金龟,亦称乌龟 

 黑色,雌体呈棕色,腹面略带黄色,均有暗褐色斑纹,四肢较扁平,有爪,指、趾间具全蹼,产于中国、朝鲜和日本,其腹甲可入药

 文体有六篆,巧妙入神,或象龟文,或比龙鳞。--汉·蔡邕《篆势》

 又如龟文(龟背所现的纹理);龟王(指龟类中的王者);龟龙(古人以龟、龙、麟、凤合称四灵);龟蛇(龟和蛇)

 龟甲 

 龟(龜)jūn

 ⒈同"皲"~裂。

 ⒉见jūn;qiū。

 龟(龜)guī

 ⒈爬行动物。腹部及背部都有硬甲,通常头尾和脚能缩入甲中。种类很多,如乌~、棱皮~。玳瑁等。乌龟甲叫"龟板",可供药用。

 ⒉〈古〉使用龟甲占卜(迷信)~卜。

 ⒊

 ⒋

 ⒌见jūn㈡、qiū㈡。

 龟(龜)qiū

 ⒈
"成"字解释:成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即杵”)。斧”、杵”具备就可以做成事情。本义完成,成就)

 同本义

 成,就也。--《说文》

 成德之终也。--《国语·周语》

 成者功就不可易也。--《太元元错》

 箫韶九成。--《书·益稷》

 祝告曰利成。--《仪礼·少牢礼》

 及事成。--《周礼·司书》

 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后汉书·列女传》

 又如落成(建筑物完工)

 变成;成为 

 累寸不已,遂成丈匹。--《后汉书·列女传》

 又如成习(成为习惯);成精;成仙(成为神仙)

 成全
"鳖"字解释:鳖 

 (形声。从鱼,敝声。本义甲鱼,一种爬行动物,俗称团鱼”) 同本义 

 北各地,多栖于池沼、河沟、稻田中,肉味鲜美,一般认为是补品

 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墨子·公输》

 鳖 biē爬行纲,鳖科。生活在水中,背甲长可达24厘米,一般为橄榄色,腹面乳白色。肉可食用,鳖甲可入药。又称甲鱼或团鱼。有的地区叫鼋。俗称王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