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束手无计

遇到问题,就象手被捆住一样,一点办法也没有。同束手无策”。

束手无计

读音(发音): shù shǒu wú jì

详细解释(意思):遇到问题,就象手被捆住一样,一点办法也没有。同束手无策”。

出处(典故):

示例:

成语"束手无计"逐字解释

"束"字解释:束 

 (会意。从囗木。在木上加圈,象用绳索把木柴捆起来。本义捆绑)

 同本义 

 束,缚也。--《说文》

 束帛戋戋。--《易·贲》。子夏传五匹为束。”

 束帛俪皮。--《仪礼·士冠礼》。注十端也。”

 贿荀偃束锦。--《左传·襄公十九年》

 入束矢于朝。--《周礼·大司寇》

 自行束脩以上。--《论语》

 墙有茨,不可束也。--《诗·鄘风·墙有茨》

 则束载厉兵秣马矣。--《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又如束刃(捆扎兵器);束刍(捆成一束的干草);束戈卷甲(捆起兵

 束shù

 ⒈系,绑,捆~带。~手。~缚。~之高阁。

 ⒉控制,加以限制约~。拘~。整~。

 ⒊量词。捆儿两~柴草。三~鲜花。
"手"字解释:手 

 (象形。小篆字形,象伸出五指形。本义人体上肢的总称,一般指腕以下的部分)

 同本义 

 手,拳也。--《说文》。段注今人舒之为手,卷之为拳。其实一也。故以手与拳二篆互训。”

 艮为手。--《易·说卦》

 三阴在手。--《素问·阴阳别论》。注手谓气口。”

 则不手拜。--《礼记·少仪》。注手拜,手至地也。”

 头至手曰拜手。--《公羊传·宣公六年》注

 携手同行。--《诗·邶风·北风》

 携手同归。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邶风·击鼓》

 又如手纽(手铐);手杻(手铐之类的刑具);手脚了得(手脚厉害,指有

 手shǒu

 ⒈人体的上肢(多指腕以下部分)~背。~掌。拍~。

 ⒉拿着钥匙在~里。

 ⒊亲身~书。亲~。

 ⒋做某种事的人,擅长某种技能的人水~。助~。选~。神枪~。种稻能~。

 ⒌本领,技能显两~儿给大家看看。

 ⒍

 ⒎

 ⒏

 ⒐

 ⒑

 ①文学、艺术作品等表现的技巧。

 ②待人处世的不正当方法,也称"手腕"。

 ⒒

 ①本领,能耐。

 ②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③同"手法

 ②"。

 ⒓

 ①手做的姿势〈表〉某种含义。

 ②某种操作姿势。

 ⒔
"无"字解释: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哲学范畴,指无形、无名、虚无等,或指物质的隐微状态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

 无 

 没有,跟有”相对 

 无,不有也。--《玉篇》

 无若丹朱傲。--《书·益稷》

 无偏无党。--《书·洪范》

 无内人之疏,而外人之亲。--《荀子·法行》

 事不耳闻目睹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苏轼《石钟山记》

 无不伸颈。--《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无不变色。

 无不毕肖。

 无(無)wú

 ⒈没有,跟"有"相对~粮~钱。~穷~尽。

 ⒉不~仿说出。

 ⒊不分,不论,不外~分。~论,地~四方。民~异国。事~大小。~非如此。

 ⒋通"毋"。不,不要~往。

 ⒌

 无mó 1.见"南无"。
"计"字解释:计 

 (会意。从言,从十。言”有数的意思;十”是整数,表示事物成一个数目。数数字,所以有计算的意思。本义算账;总计;计算)

 同本义 

 計,会算也。--《说文》

 计数刚柔也,轻重也,大小也,实虚也,远近也,多少也,谓之计数。--《管子·七发》

 学书计。--《礼记·内则》

 命农计耦耕事。--《礼记·月令》

 计亿事。--《国语·郑语》。注算也。”

 计日而待。--诸葛亮《出师表》

 计日以还。--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而计其长。--明·魏学洢《核舟记》

 蹄躰各千计。--《聊斋志异·促织》

 计jì

 ⒈算,算帐,核算~算。共~。~日程功。

 ⒉测量或检算度数、时间等的仪表温度~。记时~。

 ⒊谋略,策略~谋。~策。~巧。妙~。奇~。

 ⒋谋划,盘算~划。~出万全。父母之爱子,则为之~深远。

 ⒌

 ①争论,较量跟他~较,没意思。

 ②盘算,比较她从不~较个人得失。

 ③商量,打算他们~较了半天,也没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