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拈轻掇重

轻的重的都要拿。指要干的活很多。

拈轻掇重

读音(发音): niān qīng duō zhòng

详细解释(意思):轻的重的都要拿。指要干的活很多。

出处(典故): 元·无名氏《刘弘嫁婢》第二折怎下的着他拈轻掇重,可便扫床也波叠被。”

示例:

第三个字为"掇"的成语

成语"拈轻掇重"逐字解释

"拈"字解释:拈〈动〉

 (形声。从手,占声。本义用指取物)

 同本义 

 拈,揶也。--《说文》

 拈,持也。--《广雅》

 女何蚩而三招子。--《列子·汤问》。注拈,指取物也。”

 我二人拈阄,拈着的先去。--《三国演义》

 如拈毫(拿笔。借指写作或绘画);拈团儿(拈阄);拈撮(用指头取物);拈周试晬(抓周。小儿周岁从罗列的多种物品中拈取,旧俗以为可预测未来的性情志趣);拈酒(唐代口语。拿

 起酒杯吃酒)

 摆弄 

 拈niān用手指搓捏或取物~须。~笔。~阄(抓阄儿)。不要~轻怕重。

 拈niǎn 1.捻,用手指搓转。

 拈diān 1.掂,用手估量轻重。参见"拈掇"﹑"拈斤播两"。 2.算计。
"轻"字解释:轻 

 (形声。本义车名)

 轻车 

 轻,轻车也。--《说文》。段玉裁注轻本车名,故字从车。引申为凡轻重之轻。”

 轻车之萃。谓驰敌致师之车也。--《周礼·车仆》

 使轻车锐骑冲雍门。--《战国策·齐策》

 轻工业的简称 

 化学元素氢的旧译 

 轻 ?

 分量不大。与重”相对 

 轻重同。--《孟子》。注谓斤两。”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孟子》

 渭城朝雨浥轻尘。--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又如轻单(

 轻(輕)qīng

 ⒈份量小,跟"重"相对这张桌子较~。~于鸿毛。

 ⒉数量少,程度浅工作~。~伤。

 ⒊用力小~放。~声。

 ⒋认为无所谓,不重要~敌。~视。

 ⒌随便,不庄重~易。~率。~佻。

 ⒍浅薄,便当~微。~便。~舟已过万重山。

 ⒎
"掇"字解释:掇 

 (形声。本义拾取)

 同本义 

 掇,拾取也。--《说文》

 患至掇也。--《易·讼》

 承蜩犹掇之也。--《庄子·达生》

 览取挢掇。--《淮南子·要略》

 成益惊喜,掇置笼中。--《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掇撷(采摘,拾取);掇桂(折桂);掇蜂(喻离间骨肉)

 挪;搬取 

 旁边只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告了门。--《水浒传》

 又如掇盆;掇床

 选取 

 但二月草已芽,八月苗未枯,采掇者易辨识耳。--宋·沈括《梦溪笔谈·采草药》

 凡所著述五十八篇,掇其切于世事者著于传云。--《汉书·贾谊传》

 又如掇采(选取

 掇 duō拾取。

 掇duó 1.拾取。 2.指折取;搬取。 3.惹;招致。 4.选取。 5.考取。 6.侵掠,掠夺。 7.踏。 8.挖;撬。 9.掉转。 10.耸动。 11.怂恿;哄骗。参见"掇赚"。

 12.打发;催逼。参见"掇送"。 13.通"缀"。连结。 14.通"剟"。削,除去。 15.通"辍"。停止。 16.用同"惙"。疲乏。参见"掇掇"。 17.量词。犹撮。

 掇zhuō 1.短。
"重"字解释:重  chong

 (字源见重”)

 重复,重叠 

 四阿重屋。--《考工记·匠人》。注复笮也。”

 设重帘。--《周礼·掌次》

 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屈原《涉江》

 王无重世之德。--《史记·春申君传》

 重金兼紫。--《后汉书·吕强传》

 圜有九重,孰营度之?--《楚辞·天问》

 又如这两个例子重了;重句(重复的文句);重字(重复的字);重卦(重叠八卦);重席(重叠的垫席);重轩(双重栏杆)

 双,成对 

 盖二以重。--《仪礼·少牢礼》

 又如重五(阴历五月初五日,即端阳节);重瞳(传说舜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