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竹篱茅舍

常指乡村中因陋就简的屋舍。

竹篱茅舍

读音(发音): zhú lí máo shè

详细解释(意思):常指乡村中因陋就简的屋舍。

出处(典故): 元·乔吉《卖花声·悟世》尘风薄雪,残杯冷炙,掩青灯我竹篱茅舍。”

示例: 众人瞧那签上,画着一枝老梅,是写着霜晓寒姿”四字,那一面旧诗是~自甘心。★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三回

第二个字为"篱"的成语

成语"竹篱茅舍"逐字解释

"竹"字解释:竹 

 (象形。小篆字形,象竹茎与下垂的叶片。竹”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竹”的字大部分是乐器、竹器和记载文字的东西。本义竹子)

 同本义 

 竹,冬生草也。象形。--《说文》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柳宗元《小石潭记》

 官用竹,皆令录厚头,积之如山。--《世说新语·政事》

 又如竹笋汤(竹板子);竹夫人(中空、有孔的竹编床上用品);竹撞(竹编提盒);竹箨(竹笋的皮;笋衣);竹笥(竹箱);竹蓖(竹棍。一端劈开的篾条,用于打人的一种刑具);竹笆(竹

 篱);竹皮

 竹zhú

 ⒈多年生常绿植物。竿多节,节间一般中空。种类很多,常见的有慈~、毛~、淡~、苦~子等。竿可造纸、供建筑、制器具等。

 ⒉称箫管类的乐器~笛。~箫。

 ⒊

 ⒋

 ①史册,书籍。

 ②竹简和绢帛(〈古〉刻写材料)著之~帛。
"篱"字解释:篱 

 (形声。从竹,离声。本义篱笆)

 同本义。用竹、苇或树枝等编成的蔽障物,以保护场地。也说笆篱”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晋·陶潜《饮酒》

 庭中始为篱。--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又如樊篱(篱笆);篱子(即篱笆);篱花(篱菊。篱下的菊花);篱门(竹篱的门);篱陌(篱边和田头);篱垣(用竹篱做成的墙垣);篱根(竹篱近地处)

 笊篱 

 篱(籬)lí篱笆,用竹、木、芦苇等编成的屏障或围墙竹~。芦苇~。
"茅"字解释:茅 

 (形声。从苃,矛声。本义草名。即白茅,俗称茅草)

 同本义 

 茅,菅也。--《说文》。按,菅之不滑泽有毛者,可缩酒;又以为藉。

 藉用白茅。--《易·大过》

 昼尔于茅。--《诗·豳风·七月》

 祭祀共萧茅。--《周礼·甸师》

 白华菅兮,白茅束兮。--《诗·小雅·白华》

 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孟子·尽心下》

 尔贡包茅不入。--《左传·僖公四年》

 卷我屋上三重茅。--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又如茅飞渡江;抱茅入竹;茅卜(古代卜法之一。琼茅是一种多年生的

 茅、茆máo

 ⒈

 ⒉
"舍"字解释:舍 

 放在一边;丢开 

 捨,释也。从手,舍声。--《说文》

 捨,置也。--《广雅》

 舍车而徒。--《易·贲》

 又如舍手(放开手;放下手);舍置(丢开);舍脸(沉下脸)

 放弃;舍弃 

 万物捨此而求生。--《老子》注经传多以舍为之

 不如舍。--《易·屯》

 舍命不渝。--《诗·郑风·羔裘》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求则得之,舍者失之。--《孟子·告子上》

 管仲之取舍,非周公旦未可知也。--《韩非子·难二》

 而操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争衡。--《资治通鉴》

 舍鱼而取

 舍(捨)shě

 ⒈放弃,不要~弃。~己救人。~生忘死。四~五入。

 ⒉迷信的人为免除灾祸把财物送给人施~。

 舍shè

 ⒈住宿的房屋宿~。客~。泛指房屋房~。校~。

 ⒉谦词。谦称自己的亲属或比自己年纪小、辈分低的亲属~亲。~妹。~侄。

 ⒊〈古〉称行军三十里为一舍退避三~(〈喻〉对人让步或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