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桀傲不恭

凶悍倔强,傲慢不顺从。同桀骜不逊”。

桀傲不恭

读音(发音): jié ào bù gōng

详细解释(意思):凶悍倔强,傲慢不顺从。同桀骜不逊”。

出处(典故): 《二程遗书》附录《门人朋友叙述并序》人有不及,开导诱掖,惟恐其不至。故虽桀傲不恭,见先生,莫不感悦而化服。”

示例:

成语"桀傲不恭"逐字解释

"桀"字解释:桀 

 鸡栖的木桩 

 鸡栖于桀。--《诗·王风·君子于役》

 小木桩 

 城希裾门而直桀。--《墨子》

 通杰”。杰出的人才 

 选士厉兵,简练桀俊。--《礼记·月令》

 又如桀俊(才能出众的人);桀士(杰出的人)

 夏朝末代君主,相传是个暴君 

 桀 

 通傑”。特出,高出 

 邦之桀兮。--《诗·卫风·伯兮》

 初之列士桀大夫,慎言知行。--

 桀jié

 ⒈凶暴,凶悍~猾。~骜。

 ⒉〈古〉人名。夏朝末代君主,传说是暴君。

 ⒊鸡栖的木桩鸡栖于~。

 ⒋〈古〉通"杰"。优秀,高出。

 ⒌〈古〉通"揭"。扛,举~石。
"傲"字解释:傲〈形〉

 (形声。从人,敖声。本义骄傲;傲慢无理)

 同本义 

 傲,倨也。--《说文》

 经传以敖为之

 凡视上于面则敖。--《礼记·曲礼》

 彼交匪敖。--《诗·小雅·桑柔》

 不吴不敖。--《诗·周颂·丝衣》

 敖而无足数者。--《史记·游侠传》

 执币,傲。--《左传·文公九年》

 齐音傲辟乔志。--《礼记·乐记》

 图傲救世之士哉。--《庄子·天下》

 弟敬爱兄谓之悌,反悌为傲。--《贾子道术》

 令尹甚傲而好兵,子必谨敬。--《韩非子·内储说下》

 傲不可长,欲不可纵。--魏征《十三斩不克终疏》

 又如傲兀(

 傲ào

 ⒈自高自大~慢。骄~。

 ⒉藐视,不屈~然而视。

 傲áo 1.出游。参见"傲虐"﹑"傲戏"。
"不"字解释: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

 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韩非子·喻老》

 老妇不闻也。--《战国策·赵策》

 被驱不异犬与鸡。--唐·杜甫《兵车行》

 后遂不复至。--明·魏禧《大铁椎传》

 又如不会;不大;不一定;不古(不古朴。意指社会风气衰落、败坏);不勾(不消;不够;不到);不才(没有才能。自称的谦词;不成才);不才之
"恭"字解释:恭 

 (形声。从心,共声。本义恭敬,谦逊有礼)

 同本义 

 密人不恭,敢距大邦。--《诗·大雅·皇矣》

 恭,敬也。--《尔雅》

 何胤云,在貌为恭,在心为敬,何之所说,从多举也。--《礼记·曲礼上》疏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论语·颜渊》

 公子执辔愈恭。--《史记·魏公子列传》

 又如恭默(谦恭沈静不语);恭倨(恭敬和傲慢);恭恪(心存恭敬而态度谨慎);恭敬(犹尊敬);恭和(谦恭温和);恭逢其盛(亲身经历到那种盛况);恭素(恭谨纯朴)

 通洪”。大 

 工整 

 恭gōng

 ⒈敬重,谦逊~敬。~喜。~贺。~维(也作~惟,祝颂用语。也用于"奉承"的意思)。

 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