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豪厘不伐,将用斧柯

豪,通毫”。比喻祸害初萌生时若不加重视,酿成大患后再要消除,就很困难。

豪厘不伐,将用斧柯

读音(发音): háo lí bù fá,jiāng yòng fǔ kē

详细解释(意思):豪,通毫”。比喻祸害初萌生时若不加重视,酿成大患后再要消除,就很困难。

出处(典故): 《史记·苏秦列传》《周书》曰‘绵绵不绝,蔓蔓奈何?豪厘不伐,将用斧柯,前虑不定,将有大患,将奈之何?’”

示例:

豪厘不伐,将用斧柯成语接龙

第二个字为"厘"的成语

第七个字为"斧"的成语

第八个字为"柯"的成语

成语"豪厘不伐,将用斧柯"逐字解释

"豪"字解释:豪〈名〉

 (形声。从豕,猪,高省声。本义豪猪)

 同本义 

 豪,豪豕鬣如笔管者,出南郡。--《说文》。俗字作毫”。

 鹿台之山,其兽多白豪。--《山海经·西山经》

 豪,猪也。--《玉篇》

 又如豪毛(豪猪身上的长而末端尖细的毛);豪豨(豪彘±猪)

 通毫”。动物长而细的毛 

 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大山为小。--《庄子·齐物论》

 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庄子·秋水》

 百姓有非理者如豪

 豪háo

 ⒈卓越的人~杰。大文~。众英~。

 ⒉直爽,无拘束,气魄大~爽。~迈。~情。~放无羁。~言壮语。

 ⒊强横的,有势力的~强。~门。~绅。巧偷~夺。
"厘"字解释:厘 

 (形声。从里,从里”,表示与居住家居有关。本义家福;幸福)

 同本义 

 祠官祝釐。--《汉书·文帝纪》。如淳注福也。”

 上方受釐坐宣室。--《汉书·贾谊传》

 逆釐三神者。--扬雄《甘泉赋》。服虔注福也。”

 又如恭祝新厘

 极小,极少量 

 厘 

 治理;处理 

 允厘百工,庶绩咸熙。--《书·尧典》

 釐降二女于妫沬。--《史记·作信饬百官》

 帝釐下土方。--《书·序》。马注理也。”

 王釐尔成。--《诗·臣工》。笺理也。”

 又如厘剔(治理剔除);厘和(治理

 厘(釐)lí

 ⒈长度单位公制10毫米为1~米。市制十毫为一~。

 ⒉容量单位10毫升为1~升。

 ⒊质量(重量)单位公制10毫克为1~克。市制十毫为一~。

 ⒋面积单位公制100平方毫米为1平方~米。市制一百平方毫为一平方~。

 ⒌体积单位1000立方毫米为1立方~米。

 ⒍利率单位年利一~是本金的百分之一。月利一~是本金的千分之一。

 ⒎治理~百官。

 ⒏改正,订正~正。

 厘xī 1.福。 2.胙肉,祭鬼神后的福食。 3.姓。

 厘lài 1.赐予。
"不"字解释: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

 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韩非子·喻老》

 老妇不闻也。--《战国策·赵策》

 被驱不异犬与鸡。--唐·杜甫《兵车行》

 后遂不复至。--明·魏禧《大铁椎传》

 又如不会;不大;不一定;不古(不古朴。意指社会风气衰落、败坏);不勾(不消;不够;不到);不才(没有才能。自称的谦词;不成才);不才之
"伐"字解释:伐〈动〉

 (会意。从人,从戈。甲骨文字形,像用戈砍人的头。本义砍杀)

 同本义 

 伐,击也。--《说文》

 伐,杀也。--《广雅》

 为酒醴,伐豚羔,舞长袖。--宋·苏辙《太白山祈雨词》

 又如伐祭(砍头祭天);伐杀(杀戮)

 砍伐 

 伐竹取道。--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坎坎伐檀兮。--《诗·魏风·伐檀》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伐薪烧炭南山中。 --白居易《卖炭翁》

 又如伐取(砍伐取得);伐炭(伐木烧炭);伐薪(砍柴)

 讨伐,进攻 

 伐 fá

 ⒈砍砍~。采~。~木。〈引〉敲打~鼓。

 ⒉征讨,攻打讨~。兴兵而~。〈引〉声讨口诛笔~。

 ⒊夸耀自~其功。
"将"字解释:将 

 (形声。从寸,酱省声。从寸”,表示与手有关。本义将领,带兵的人)

 扶持,扶助 

 将,扶也。--《广雅》

 无将大车。--《诗·小雅·无将大车》

 天不我将。--《诗·大雅·桑柔》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乐府诗集·木兰诗》

 为人将车。--《史记·田叔传》。索隐犹御车也。”

 吏谨将之。--《荀子·成相》。注持也。”

 又如将美(助成好事);将引(扶助收纳);将扶(扶持;搀扶);将助(扶助;支持)

 奉行,秉承 

 使臣将王命,岂不如贼焉?--元结《贼退示官吏》

 又如将明(大臣的辅佐赞助。将奉行;明

 将(將)jiāng

 ⒈快要~要。她~去北京。

 ⒉介词。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

 ⒊拿,用,随顺~功补过。~计就计。

 ⒋调养,保养~养。~息。

 ⒌扶,持,带领出入相扶~。挈妇~雏。

 ①对高级军官的称呼。

 ②下象棋时攻击对方的"将"或"帅"。~军(又〈喻〉使人为难~了他一军)。

 ⒍用语言刺激你把他~急了。

 ⒎〈方〉兽类生子~驹子。~小猪儿。

 ⒏副词。又,且~信~疑。

 ⒐连词⊥,与,同暂伴月~影。

 ⒑助词。用于动词"出来"、"起来"、"进去"等的中间跳~出来~起来。打~进去。迎~上去。

 ⒒ 

 ⒓

 将(將)jiàng

 ⒈带兵的人,高级武官~领。猛~。虎~。

 ⒉敢想敢干的人闯~。

 ⒊军衔名。在校级之上少~。上~。

 ⒋统率,指挥~兵打仗。

 将qiāng 1.愿;请。
"用"字解释: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桶形。桶可用,故引申为用。本义使用,采用)

 同本义 

 用,可施行也。--《说文》

 用,以也。--《苍颉篇》

 利用为大作。--《易·益》

 五行五用哉。--《虞书》

 乃攘窃神胝之牺牷牺用。--《书·微子》

 乘其财用出入。--《周礼·宰夫》

 乃会万民之卒伍而用之。--《周礼·小司徒》

 保甲之法,起于三代丘甲。管仲用之齐,子产用之郑,商君用之秦,仲长统言之汉,而非今日之立异也。--宋·王安石《上五事札子》

 皆不足用。--明·魏禧《大铁椎传》

 用水彩。--蔡元培《图画》

 兼用激刺

 用yòng

 ⒈使人、物等发挥其功能使~。采~。应~。~心。~水。~机器人做工。

 ⒉功能,效果~途。功~。效~。有~。

 ⒊需要不~担心。你不做,还~你干啥。

 ⒋化费~钱。费~。零~。

 ⒌吃、喝的婉词~餐。请~茶。

 ⒍因,因此~此。~特函达。

 ⒎以儒者~文乱法。

 ⒏

 ①当权。

 ②行事。

 ⒐

 ①居心。

 ②企图。

 ⒑

 ①打仗。

 ②指挥作战。

 ③善于使用军队作战~兵如神。

 ⒒
"斧"字解释:斧〈名〉

 (形声。从斤(斧头),父声。本义斧子,伐木工具)

 同本义 

 斧,斫也。--《说文》

 丧其资斧。--《易·巽卦》。注斧,所以断者也。”

 既破我斧。--《诗·豳风·破斧》

 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宋·苏轼《石钟山记》

 又如斧柯(斧柄;斧头与斧柄;做媒);斧脑(斧之背);斧砧(古代刑具);斧绣(持斧绣衣。古执法使者的仪制)

 白与黑相间的斧形图案 

 斧谓之黼。--《尔雅·释器》

 加斧于椁上。--《礼记·檀弓上》

 天子负斧依。--《礼记·明堂位》。注斧依,为斧文屏风于户牖

 斧 fǔ

 ⒈砍东西用的工具~头。把~子拿来。

 ⒉〈古〉一种兵器。

 ⒊

 【斧正】

 【斧政】请人修改文章的客气话。
"柯"字解释:柯〈名〉

 (形声。从木,可声。本义斧柄)

 同本义 

 柯,斧柄也。--《说文》

 柯,柄也。--《广雅》

 今若大其柯。--《国语·晋语》

 伐柯如何?匪斧不克。--《诗·豳风·伐柯》。毛传柯,斧柄也。”

 又如柯斧(喻法规);柯长三尺

 古长三尺之称。引申为法则 

 柯,法也。--《尔雅》

 又如柯亭(法则、法度)

 树枝 

 横柯上蔽。--《艺文类聚·吴均·与朱元思书》

 又如柯枝(枝条);柯条(枝条);柯叶(枝叶);柯干(枝干)

 柯属植物的泛称。常绿乔木,实为长卵形,外有硬壳 

 柯kē

 ⒈斧柄。

 ⒉草木的枝茎交~错叶。

 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