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霜凋夏绿

犹言冬去春来。指时光的流逝。

霜凋夏绿

读音(发音): shuāng diāo xià lǜ

详细解释(意思):犹言冬去春来。指时光的流逝。

出处(典故):

示例:

第二个字为"凋"的成语

成语"霜凋夏绿"逐字解释

"霜"字解释:霜 

 (形声。从雨,相声。本义在气温降到摄氏零度以下时,近地面空气中水汽的白色结晶)

 同本义 

 霜,露所凝也。士气津液从地而生,薄以寒气则结为霜。--《说文》

 霜者,天之所以杀也。--《汉书·董仲舒传》

 履霜坚冰至。--《易·坤》

 白露为霜。--《诗·秦风·蒹葭》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宋· 范仲淹《渔家傲》

 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又如霜雪(比喻高洁清白);霜瓦(覆盖着白霜的瓦片);霜旦(下霜的早晨);霜甲(沾着霜的战甲);霜衣(寒衣);霜妃(指

 霜shuāng

 ⒈地面上或近地面的水汽冷至摄氏零度以下凝结而成微细冰粒,附着于物体上有~。地上~。草上~。瓦上~。 

 ⒉白色鬓将~(〈喻〉年将老)。

 ⒊像霜的柿~。

 ⒋年白骨横千~。
"凋"字解释:凋 

 (形声。从仌,周声。仌”,冻的意思。本义草木衰落)

 同本义 

 凋,半伤也。--《说文》

 凋,伤也。--《广雅》

 为其凋荣也。--《战国策·秦策》

 卉既凋而已育。--《思元赋》。注落也。”

 又如凋萎(凋谢枯萎。植物的茎叶,因蒸散水分过多,补充不及,组织呈萎缩现象,不能保持固有的形状);凋瘁(衰败枯萎);凋霜(因霜冻而受到损伤)

 衰败,衰落 

 凋 

 零落 

 凋 diāo凋零;凋谢。

 【凋零】(草木花叶)萎谢零落。有时比喻人死亡。

 【凋谢】同'凋零'。
"夏"字解释:夏 

 (会意。据小篆字形,从页,从臼,从攵。页,人头。臼,两手,攵,两足∠起来象人形。本义古代汉民族自称)

 同本义。也称华夏、诸夏 

 夏,中国之人也。--《说文》。朱骏声曰就全地言之,中国在西北一小隅。故陈公子少西字夏,郑公孙夏字西。”

 泛指中国 

 蛮夷猾夏。--《书·舜典》。孔传夏,华夏。”

 春秋内其国而外诸夏。--《公羊传·成公十五年》。注诸夏外土诸侯也。谓之夏者,大总下上言之辞也。”

 此之谓夏声。--《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服注与诸夏同风。”

 东夏之命。--《吕氏春秋·察今》。

 夏xià

 ⒈一年四季里的第二季~天。~种。

 ⒉中国的古称华~。

 ⒊朝代名。夏朝,约在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第一代君主是禹。

 ⒋

 夏jiǎ 1.木名。亦作"槚"﹑"榎"。参见"夏楚"。
"绿"字解释:绿  lu

 通菉”。一种野菜 

 终朝采绿,不盈一掬。--《诗·小雅·绿竹猗猗》

 

 河出绿图,地出乘黄。--《墨子》

 又用于绿林(绿林山)、绿营(清代汉人地方武装)、鸭绿江等

 绿林

 

 绿林好汉

 绿林起义

 

 绿(緂)lù

 ⒈一般草和树叶的颜色。

 ⒉

 ①公元17年新市人王匡、王凤率众起义,以绿林山(今湖北省当阳东北)为根据地,因此称"绿林军"◇来泛指聚集山林,反抗封建统治者的人们。

 ②旧时指上山为匪,抢劫财物的集团。

 绿(緂)lǜ

 ⒈像一般草或树叶的颜色,蓝和黄混合而成的颜色~叶。~水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