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城门鱼殃

城门失火,大家都到护城河取水,水用完了,鱼也死了。比喻因受连累而遭到损失或祸害。

城门鱼殃

读音(发音): chéng mén yú yāng

详细解释(意思):城门失火,大家都到护城河取水,水用完了,鱼也死了。比喻因受连累而遭到损失或祸害。

出处(典故): 明·李东阳《尹公墓志铭》城门鱼殃,昆岗玉碎。”

示例:

城门鱼殃成语接龙

第四个字为"殃"的成语

成语"城门鱼殃"逐字解释

"城"字解释:城 

 (会意。从土,从成,成亦声。本义城墙)

 同本义 

 城,所以盛民也。--《说文》

 城郭沟池以为固。--《礼记·礼运》

 使老弱女子乘城。--《史记·田单列传》

 百雉而城。--《公羊传·定公十二年》。注天子周城,诸侯轩城。”

 城为保民为之也。--《谷梁传·隐公七年》

 城者,可以自守也。--《墨子·七患》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唐·李白《送友人》

 又如城内;城外;万里长城;城守(据城守御);城

 城 chéng

 ①城市。

 ②城墙万里长~。

 ③城墙以内的地方西~区。

 【城邦】古代奴隶制城市国家。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围农村构成。以前8世纪左右的古希腊的城邦最为典型。通常实行奴隶主的贵族政治或民主政治。

 【城堡】堡垒式的小城。

 【城池】城墙和护城河。也指城市。

 【城府】旧指城市和官署。比喻待人接物的心机~很深、胸无~(指为人坦率)。

 【城郭】泛指城市。城内城的墙。郭外城的墙。

 【城隍】

 ①指护城河。

 ②道教所信奉的管理城市的神。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城门失火,用护城河里的水来救火,水干了,鱼也就死了。比喻无故受牵连而遭受祸害或损失。

 【城阙】城门两侧的望楼。引申指京城、宫阙。

 【城市】人口集中、具有一定规模的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聚集的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点。是历史上手工业和农业分离、阶级和国家出现时产生的。现代城市是区域政治

 、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城市规划】城市各项建设发展的综合性规划。内容包括确定城市性质、规耐布局,统一规划、利用城市土地,综合部署城市经济、文化、基础设施等项建设。

 【城市化】指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而引起的城镇数量增加及其规模扩大,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也包括城市建设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生活方式的变化。又称城镇化。

 【城市贫民】城市中无固定职业,依靠自己劳动为生的贫苦的人。

 【城下之盟】敌军兵临城下被迫签订的条约◇泛指被迫所签的屈辱性条约。

 城chéng

 ⒈〈古〉为了防卫而建筑的高墙万里长~≮云压城~欲摧。

 ⒉泛指都市~郭。攻~不怕坚。美化~市。~乡交流。
"门"字解释: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门形。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双扇门,门)

 同本义 

 閠,闻也。从二户相对,象形。按,一扇曰户,两扇曰门。又,在堂室曰户,在宅区域曰门。

 五祀,门以闭藏自固也。--《白虎通》

 门常闭。--《墨子·号令》

 门虽设而常关。--陶渊明《归去来辞》

 又如门阑(门帘;门框);门钉(大门上的圆头装饰物);门楔(门榄两端靠门框竖立的短木);门吊儿(门上的搭钩);门坎(门槛)

 房屋、围墙、车船

 门(閠)mén

 ⒈建筑物的进出口,设在进出口能开关的装置,泛指进出口前~。城~。洞~。飞机~。

 ⒉形状或作用像门的炉~。球~。电~。

 ⒊诀窍,途径,方法窍~。入~。找~路。

 ⒋家,家族一~大小。双喜临~。灭~之祸。

 ⒌宗教或学术思想的派别教~。佛~。左道旁~(指不是正经的东西)。

 ⒍分类~类。分~别类。

 ⒎跟师傅有关的~徒。同~(师兄弟)。

 ⒏量词三~大炮。四~课程。

 ⒐
"鱼"字解释:鱼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鱼形。本义一种水生脊椎动物)

 完全水生并在水中呼吸的有头冷血脊椎动物,包括圆口类、板鳃类和具有软骨或硬骨骨骼的高等有鳃水生脊椎动物 

 鱼,水虫也。象形。鱼尾与燕尾相似。--《说文》

 豚鱼吉。--《易·中孚》

 鱼木精。--《论衡·指瑞》

 鱼十有五。--《仪礼·特牲礼》

 鱼网之设。--《诗·邶风·新台》

 鲜鱼曰脡祭。--《礼记·曲礼》

 鱼上冰,獭祭鱼。--《吕氏春秋》

 白鱼跃入王舟中。--《史记·周本记》

 又如鱼鲩冠儿(女道士戴的鱼脑骨似的尖形帽子);鱼鳞册(鱼鳞图册”的简称

 鱼(魚)yú脊椎动物的一类,生活在水里。通常身体侧扁,有鳞有鳍,用鳃呼吸,体温随外界温度而变化。种类很多,大多可供食用或制造鱼胶,有些种类的肝脏可制鱼肝油

 养~致富。
"殃"字解释:殃 

 (形声。从歺,央声。歺,剔肉后残剩的骨头。多与死亡、灾祸有关。本义祸害,灾难) 同本义 

 殃,咎也。--《说文》

 殃,败也。--《广雅》

 殃,禍也。--《释言》

 众以为殃。--《礼记·礼运》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易·坤》

 伍子逢殃兮。--《楚辞·屈原·涉江》

 又如殃煞(骂人话。祸害;灾星祸祟);殃榜(丧亡榜书);殃人货(骂人话。给人带来灾祸的东西);殃咎(灾祸);殃毒(祸害);殃祸(灾祸);殃孽(奸邪);遭殃;灾殃

 殃 

 使受祸害败坏;为害 

 不教民而用之,谓之殃民。╠

 殃yāng

 ⒈祸害灾~。遭~。 

 ⒉残害祸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