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救过不赡

补救过失都来不及。

救过不赡

读音(发音): jiù guò bù shàn

详细解释(意思):补救过失都来不及。

出处(典故):

示例:

救过不赡成语接龙

第四个字为"赡"的成语

成语"救过不赡"逐字解释

"救"字解释:救 

 (形声。从攴,轻轻敲击,求声。本义止;禁止;阻止)

 同本义 

 救,止也。--《说文》

 救,犹禁也。以礼防禁人之过者也。--《周礼·司救》注

 使之相救。--《周礼·大司徒》。注救,救凶灾也。”

 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孟子·离娄下》

 又如救止(阻止;纠正);救祸(消除祸乱);救灭(扑灭);救熄(亦作救息”。扑灭);救扑(扑灭)

 援救别人 

 救,助也。--《广雅》

 扶服救之。--《礼记·檀弓》

 匍匐救之。--《孔子闲居》

 民困而不知救。--明·刘基《

 救(捄)jiù

 ⒈帮助,援助,使脱离困境或危险~济。~援。~急。急~。拯~。患难相~。遇良医可~。

 ⒉止~ 火。濯以~热(濯洗)。

 ⒊
"过"字解释:过 

 古国名 

 处浇于过,处豷于戈。--《左传·襄公四年》

 姓,过国之后

 过 

 (形声。从辵,表示与行走有关,唈声。本义走过,经过)

 同本义 

 过,度也。--《说文》

 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孟子·滕文公上》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杜牧《阿房宫赋》

 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吕氏春秋·察今》

 行过夷门,见侯生。--《史记·魏公子列传》

 又如过江;过马路;从这条街上过;从他门前过;路过(途中经过);过翼(经过的飞鸟);过宾(

 过(過)guò

 ⒈经历,经历某个空间、时间、地点~去。经~。走~。度~。~节。~桥。~河。

 ⒉进行某种处理~磅。~滤。~目。

 ⒊超越,超出某种范围或限度胜~。太~分。莫~火。~于激动。刚刚~期。已~半数。

 ⒋转移,传递,交往~户。~电。~从。

 ⒌错误~失。~错。知~必改。

 ⒍用在动词后面。

 ①助词。〈表〉曾经或完毕看见~。去~了。曾用~。吃~了。

 ②与"来"、"去"连用,〈表〉趋向搬~来。走~去。

 ⒎

 ⒏

 ①花费太多。

 ②辜负。

 ⒐

 ⒑

 ⒒

 ⒓

 ⒔

 过(過)guō姓。

 过huò 1.车的盛膏器。 2.通"祸"。灾祸。
"不"字解释: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

 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韩非子·喻老》

 老妇不闻也。--《战国策·赵策》

 被驱不异犬与鸡。--唐·杜甫《兵车行》

 后遂不复至。--明·魏禧《大铁椎传》

 又如不会;不大;不一定;不古(不古朴。意指社会风气衰落、败坏);不勾(不消;不够;不到);不才(没有才能。自称的谦词;不成才);不才之
"赡"字解释:赡 

 (形声。从贝,詹声。本义供给)

 同本义

 皆以赡给九族,赏赐军士。--《晋书·羊祜传》

 又如赡家(养家);赡育(赡养抚育);赡身(养活自身);赡私(赡养身家);赡用(供给费用);赡老(供养老人)

 周济;帮助 

 缉盗贼,赡穷困。--清·黄钧宰《金壶浪墨》

 又如赡族义田(以谷租收入救济本家、同族的田地);赡账(资助救济);赡恤(救济,抚恤);赡助(救济帮助);赡遗(周济,赠送);赡济(资助;救济)

 充满 

 故川源不能实漏卮,山海不能赡溪壑。--《盐铁论·本议》

 赡 

 足;充足

 赡shàn

 ⒈富足,充足丰~。

 ⒉供给~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