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齰舌缄唇
齰”念zé。咬舌闭口。形容闭口不言。唇,同脣”。
齰舌缄唇
读音(发音): zé shé jiān chún
详细解释(意思):齰”念zé。咬舌闭口。形容闭口不言。唇,同脣”。
出处(典故): 《隋书·王孝籍传》况怀抱之内,冰火铄脂膏,腠理之间,风霜侵骨髓,安可齰舌缄脣(唇),吞声饮气,恶呻吟之响,忍酸辛之酷哉!”
示例: 无
第一个字为"齰"的成语
成语"齰舌缄唇"逐字解释
"齰"字解释:
"舌"字解释:舌〈名〉 (会意。从干,从口。本义舌头) 同本义 舌,在口所以言也,别味也。从干,从口,会意。言犯口而出,食犯口而入也。--《说文》 兑为口舌。--《易·说卦》 心在窍为舌。--《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又如舌举(舌翘起而不能动。指理屈词穷);舌挢不下(翘起舌头。形容惊讶或害怕的样子);舌刺刺(形容嘴舌不停地说话);舌敞唇穿(舌烂辰破,舌烂唇干);舌簧(巧舌);舌干唇焦 (说话过多,舌头干燥,嘴唇焦裂。形容费尽口舌、反复申说、劝道。也作舌敝唇焦) 代指言语 舌shé ⒈辨别滋味,帮助咀嚼和发音的器官,位于口腔底部~头。 ⒉铃、铎等内部的锤。 ⒊像舌的东西帽~。火~。 ⒋ ⒌ ⒍
"缄"字解释:缄 (形声。糸糸,表示与线丝有关,咸声。本义(捆东西的绳索)) 同本義 缄,束篸也。--《説文》 缄,索也。--《广雅》 则必摂缄滕。--《庄子·胠篸》。释文绳也。” 使客子解篸缄未已。--《汉书·外戚传》。注束篸之绳也。” 摄缄縢。--清·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又如缄縢(绳索) 古代用以固定棺木的绳索 信件 开缄见手扎,一纸十三行。--白居易《初与元九别后忽梦见之》 又如缄书(书信); 缄jiān ⒈封,闭~口。~默(闭口不言)。 ⒉书信~札。信~。 ⒊捆东西的绳索。
"唇"字解释:唇 (形声。从口,辰声。本义嘴唇) 同本义 脣,缘也,口之缘也。--《释名·释形体》 谚所谓辅车相依,脣亡齿寒者。--《左传·僖公五年》 唇焦口燥呼不得。--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又如唇吻(言语);唇红齿白(形容面貌俊美);唇不离腮(比喻亲密无间,形影不离);唇齿之邦(非常亲密、利害攸关的邻邦) 边缘 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沈括《梦溪笔谈》 唇 chún人或某些动物口周围的肌肉组织。通称嘴唇。 【唇齿相依】比喻相互依赖,关系很密切。 【唇枪舌剑】形容辩论时言词激烈,针锋相对。又作舌剑唇枪。 【唇舌】比喻言词费了不少~,事还是没办成。 【唇亡齿寒】嘴唇没有了,牙齿露出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彼此利害关系十分密切。 唇(脣)chún ⒈嘴边缘呈红色的部分嘴~。 ⒉ 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