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敬天爱民

敬奉天命,爱护百姓。

敬天爱民

读音(发音): jìng tiān ài mín

详细解释(意思):敬奉天命,爱护百姓。

出处(典故):

示例:

成语"敬天爱民"逐字解释

"敬"字解释:敬 

 (会意。从攴,以手执杖或执鞭,表示敲打,从苟,有紧急、急迫之义。本义恭敬;端肃。恭在外表,敬存内心)

 同本义 

 敬,肃也。--《说文》

 毋不敬何允。--《礼记·曲礼》。注在貌为恭,在心为敬。”

 宾客主恭,祭祀主敬。--《礼记·少仪》

 入门主敬,升堂主慎。--《仪礼·聘礼》

 敬德之聚也。--《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敬诺。--《战国策·赵策》

 敬受命。--《史记·陈涉世家》

 敬进如姬。--《史记·魏公子列传》

 敬闻命关。--唐·李朝威《柳毅传》

 又如敬让(恭敬谦让);敬诚缉熙(恭敬诚实而光明);

 敬jìng

 ⒈尊重,热爱,仰慕,佩服尊~。~业。~爱。~仰。~慕。~佩。

 ⒉以礼貌待人~客。~之有礼。

 ⒊有礼貌的送上~献。~茶。恭~奉送。

 ⒋〈表〉敬意的礼物喜~。

 ⒌严肃,慎重~慎。~始而慎终。

 ⒍
"天"字解释:天〈名〉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说文解字注》

 又如天灵(人或其他动物的头顶骨);天灵盖(头顶骨)

 古代的墨刑。在额头上刺字的刑罚 

 天,刑名。剠凿其额曰天。--《集韵》

 《其人天且劓。--《易·睽卦》。虞注黥额为天。”

 天空 

 天,至高无上。--《说文》

 天,气也。--《论衡·谈天》

 形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神话四则·形天》

 天似穹庐。--《乐府诗集·杂

 天tiān

 ⒈高空~空。满~星。

 ⒉高处,顶部~线。~窗。~桥。~头(书页上头的空白部分)。

 ⒊最,极~好,就这么办。

 ⒋指自然界,生成的~然。~灾。~险。~生的。人定胜~。

 ⒌气象~气。~冷。~晴。

 ⒍时间,一昼夜,一段时间一~。今~。白~。过几~。

 ⒎季节,时节秋~。冷~。三伏~。

 ⒏迷信者所谓的"神、佛、仙人或他们的住地"~神、~意、~堂等都是虚构的、没有的。归~(又指死亡)。

 ⒐

 ⒑

 ①世界上。

 ②江山。

 ⒒

 ⒓

 ⒔

 ⒕

 ⒖

 ⒗

 ①单纯直率,不虚伪,无做作。

 ②用一般的、简单的事物去推断特殊的、复杂的事物想得~真。

 ⒘
"爱"字解释:爱〈动〉

 (形声。从心,旡声。本义亲爱;喜爱)

 对人或事物有深厚真挚的感情

 惠,爱也。--《尔雅》

 爱施者,仁之端也。--《说苑·说丛》

 君子自爱,仁之至也。--《法言》

 爱亲者不敢恶于人。--《孝经》。沈宏曰亲至结心为爱。”

 爱共叔段,欲立之。--《左传·隐公元年》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父母之爱子也,则为之计深远。--《战国策》

 公夫人甚爱女。--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唐·韩愈《师说》

 非疏骨肉爱过客。--《韩非子·五蠹》。

 爱(愛)ài

 ⒈对人或事物有真诚、深厚的感情~人民。~祖国。她~教育工作。

 ⒉喜好~清洁。她~唱歌。

 ⒊重视,保护~惜时间。~护公物。

 ⒋容易喝冷水~生病。

 ⒌特指男女间的感情~情。恩~夫妻。
"民"字解释:民 

 (指事。从古文之象。古文从母,取蕃育意。古代指黎民百姓,平民。与君、官对称)

 同本义 

 民,众萌也。从古文之象。--《说文》。按,古文从母。取蕃育也,上下众多意,指事。

 民,氓也。--《广雅》。按,土著者曰民,外来者曰氓。

 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农民,有工民。--《谷梁传·成公元年》

 夫民神之主也。--《左传·桓公六年》

 无子曰兆民。诸侯曰万民。--《左传·闵公元年》

 黎民阻饥。--《书·舜典》

 民不适有居。--《书·盘庚上》

 哀我征夫,独为匪民。--《诗·小雅·何草不黄》

 民可使由之,

 民mín

 ⒈〈古〉指奴隶或没做官的众百姓。现指人民,即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基本成员拥政爱~。军~鱼水情。

 ⒉指人或人群~众。居~。~族。

 ⒊劳动大众的~歌。~间故事。

 ⒋从事某项工作的人农~。渔~。盐~。

 ⒌非军事的~用。~航。

 ⒍通"苠" ~高粱。

 ⒎

 ①指人民有管理国家和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加强~主和法制建设。

 ②根据大多数群众意愿处理问题的工作方式~主气氛。~主作风。办事~主。

 民mián 1.通"绵"。参见"民民"。 2.通"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