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凿骨捣髓

形容十分刻毒。

凿骨捣髓

读音(发音): záo gǔ dǎo suǐ

详细解释(意思):形容十分刻毒。

出处(典故):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十六回若得那先生凿骨捣髓的臭骂了一场,即刻收拾了书箱去了。”

示例:

凿骨捣髓成语接龙

成语"凿骨捣髓"逐字解释

"凿"字解释:凿 

 (形声。从金,鑿省声。从金,表示与金属制品有关。本义凡穿物使通都称凿)

 同本义 

 凿,穿木也。--《说文》

 重木刊凿之。--《仪礼·士丧礼》

 皆是水凿之穴。(凿,这里是冲刷的意思。)--宋·沈括《梦溪笔谈》

 又如凿巾(在覆盖死者脸部的巾上,正对口部的位置,剪开一通孔);凿穴(开造洞穴)

 挖掘;开凿 

 凿地为坎。--《汉书·李广苏建传》

 水凿之穴。--宋·沈括《梦溪笔谈》

 水凿之处。

 千锤万凿出深山。--明·于谦《石灰吟》

 又如凿溉(开渠灌溉);凿龙(开凿龙门。指大禹治水,凿龙门以导

 凿(鑿)záo

 ⒈挖槽或打孔用的工具钢~子。

 ⒉打孔,挖通~个洞。~渠引水。

 ⒊确实证据确~。

 ⒋〈古〉器物上的孔(榫眼、榫卯)圆~方枘(枘榫头。〈喻〉不相投合)。

 凿zào 1.(今读záo)榫眼。 2.隧道。

 凿zuò 1.鲜明貌。 2.确实。 3.通"糳"。舂成精米。 4.指精米。

 凿zú 1.镌刻;雕镂。 2.通"镞"。箭头。
"骨"字解释:骨

 表示声、形、动作。如骨都都(形容连续不断向外冒);骨骨农农(咕咕哝哝;嘀嘀咕咕);骨辘辘(象声词。滚动声)

 骨嘟

 

 只有秋公骨嘟了嘴,坐在一边。--明·冯梦龙《醒世恒言》

 骨朵儿

 

 这叫童子面,花期迟,刚打骨朵。--《茶花赋》

 骨碌

 

 排球在地上骨碌

 但就在路上睡么?路只有一尺来宽,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么?--《老山界》

 骨碌碌

 

 那男孩的眼睛骨碌碌地转了几下,思考看怎么回答陌

 骨gū

 ⒈

 ⒉

 ⒊见gū、gú。

 骨gǔ

 ⒈骨头,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的坚硬组织肋~。股~。

 ⒉支撑物体的架子伞~。钢~水泥。

 ⒊品质,气概傲~。媚~。有~气。

 ⒋

 ⒌

 ①连结两骨的关节。

 ②骨间的段。泛指长条形东西的一段。

 ⒍

 ⒎[骨肉]骨和肉。〈喻〉亲人,有血统关系的人,指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

 ⒏见gū、gú。
"捣"字解释:捣 

 (形声。从手,岛声。本义捣,舂)

 同本义 

 攆,手推也。一曰,筑也。--《说文》。字亦作捣”。

 攆肉之脯。--《仪礼·有司彻》

 所以捣郁也。--《礼记·杂记》注

 捣麋鹿羊矢(屎)。--《齐民要术·种谷》

 夜捣戎衣向明月。--唐·李白《捣衣篇》

 又如捣碓(形容磕头如捣米似的);捣嗓子(吃喝。骂人的话);捣蒜打(用棍棒自上而下重重击打);捣磕(叩头)

 冲击;攻打 

 批(攻击)亢(吭,咽喉)捣虚。--《史记·孙膑传》

 杜曲则攆毁。--《管子·度地》。注触也。”

 又如捣虚(攻打敌方空虚

 捣 dǎo

 ①用棍、杵之类砸、舂~蒜、~米。

 ②捶打~衣服。

 ③搅扰~乱。

 【捣鬼】暗中使用诡计。

 【捣毁】砸坏;击垮。

 捣chóu 1.丛集,稠密。参见"捣蓍"。
"髓"字解释:髓 

 (形声。从骨,随省声。本义骨中的凝脂)

 同本义 

 比喻精华 

 植物茎的中心部分,由薄壁的细胞组成 

 髓suǐ

 ⒈

 ⒉像髓的东西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