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畏威怀德

怀思念。畏惧声威,感念德惠。

畏威怀德

读音(发音): wèi wēi huái dé

详细解释(意思):怀思念。畏惧声威,感念德惠。

出处(典故): 《国语·晋语八》民畏其威,而怀其德,莫能勿从。”

示例: 虽奉天子明诏来讨不廷,只要~,不是贪取土地,致害生灵。★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十二回

成语"畏威怀德"逐字解释

"畏"字解释:畏 

 (会意。据甲骨文意思是鬼手拿杖打人,使人害怕。本义害怕)

 同本义(对威势、威严的害怕) 

 畏,惧也。--《广雅·释诂二》

 畏,恐也。--《广雅·释诂四》

 不畏不怒。--《列子·黄帝》

 天明畏。--《书·皋陶谟》

 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孟子·梁惠王下》

 公子畏死邪?何泣也?--《史记·魏公子列传》

 妾之美我者,畏我也。--《战国策·齐策》

 然畏愬。--《资治通鉴·唐纪》

 忧谗畏讥。--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巍巍乎可畏。--明·刘基《卖柑者言》

 畏其唇吻。--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又如畏

 畏wèi

 ⒈怕,恐惧~惧。不~强暴。民不~死。

 ⒉敬服,敬佩~而爱之◇生可~。

 ⒊〈古〉通"威"。威严。

 畏wēi 1.通"威"。 2.见"畏垒"。

 畏wěi 1.见"畏隹"。
"威"字解释:威 

 威力;威风 

 威,畏也。--《说文》

 威也者,力也。--《吕氏春秋·荡兵》

 有而可畏谓之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严大国之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秦王之威。

 威天下不以兵革。--《孟子·公孙丑下》

 威棱威乎邻国。--《汉书·李广传》

 威振四海。--汉·贾谊《过秦论》

 为敛威去。--《明史》

 又如威风杀气(威风恶煞;盛气凌人);威弧(很有威力的弧矢);威折(以威力使之折服);威服(以威力慑服);威柄(威权,权力);威畏(以威势使之畏服);威约(威势为人制约);威凌

 (以威势相欺凌);威绥(以威力使之安

 威wēi

 ⒈尊严,声誉,名望~严。声~。权~。~望。

 ⒉使人敬畏的力量或气势~力。~风。示~。~振四海。

 ⒊凭借力量或势力~协。~慑,~逼。
"怀"字解释:怀 

 (形声。从心,褱声。本义想念,怀念)

 同本义 

 怀,思念也。--《说文》

 嗟我怀人。--《诗·周南·卷耳》

 维以不永怀。

 有女怀人。--《诗·召南·野有死麕》

 惟佳人之独怀兮。--《楚辞·悲回风》

 怀良辰以孤往。--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久行怀思。--《后汉书·列女传》

 而不怀仁。--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去国怀乡。(国,国都)--范仲淹《岳阳楼记》

 又如怀土(怀恋故乡;安于所处);怀香(怀念女色;风流);怀慕(怀念仰慕);怀乡(思念故乡)

 心里存有;怀藏 

 怀(懷)huái

 ⒈胸前抱在~里。

 ⒉想念~念故乡。~旧友。

 ⒊心意,胸怀正中下~。襟~坦白。

 ⒋揣着,包藏~抱。~疑。~恨。~怒未发。

 ⒌怀胎母之~子。

 ⒍安抚~敌附远(附远使远方归附)。
"德"字解释:德 

 (形声。从彳,惪声。从彳”,表示与行走有关。本义登高,攀登)

 同本义 

 德,升也。--《说文》

 君子德车。--《易·剥》虞本。按,与剥庐对文。登也,升。君子以顺德,亦本字。

 感激 

 然则德我乎。--《左传·成公三年》

 通得”。取得,获得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老子·四十九章》

 是故用财不费,民德不劳。--《墨子·节用上》

 德〈名〉

 道德,品行 

 德,德行。--《篇海类编》

 德行,内外之称,在心为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