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直认不讳

直截了当承认,毫不回避隐瞒。

直认不讳

读音(发音): zhí rèn bù huì

详细解释(意思):直截了当承认,毫不回避隐瞒。

出处(典故): 中国近台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徐锡麟安庆起义清方档案》马子畦一犯即现获之黄福诡名,亦经质讯明确,直认不讳。”

示例: 这几条罪案,本社同人当然~。★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第二个字为"认"的成语

成语"直认不讳"逐字解释

"直"字解释:直 

 (会意。小篆字形,从l,从十,从目。徐锴l,隐也,今十目所见是直也。”本义不弯曲,与枉”、曲”相对)

 同本义 

 直,正见也。--《说文》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荀子·劝学》

 正直为正,正曲为直。--《左传·襄公七年》

 木曰曲直。--《书》

 巽为绳直。--《易·说卦》

 先定准直。--《礼记·月令》

 争高直指。--吴均《与朱元思书》

 中通外直。--宋·周敦颐《爱莲说》

 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清·龚自珍《病梅馆记》

 又

 斫直删密。

 又

 锄其直。

 又如直线;直路;笔直;直迫(直直愎愎

 直zhí

 ⒈端正,不弯折,跟"曲"相对坐~。笔~。~线。

 ⒉竖,跟"横"相对~立。

 ⒊公正,正确的道理正~。理~气壮。

 ⒋爽快,坦率~爽。~言。心~口快。

 ⒌捷径,不绕弯子~道。~达。~捷。~截了当。

 ⒍伸,把弯曲的伸开伸~。把腰~起来。

 ⒎连续不断~到今天。她一~是积极工作。

 ⒏汉字笔形,从上往下写(丨)。

 ⒐

 ⒑
"认"字解释:认 
 
 (形声。从言,忍声。本义认识,辨明)
 
 同本义 
 
 你去营中寻林教头来,认他一认。--《水浒传》
 
 过了数日,待没了认色,却将去本府告赏。--《古今小说》
 
 又如认出他失散多年的兄弟;认记(辨认的记号);认色(辨认的标记);认旗(军中作为标志、信号的旗帜);认领(辨认并领取);认证(辨认并证实);认透(看透了,识破);认尸(辨认亲人的尸骨)
 
 看作;认为 
 
 as;think;consider]。如认真(当真,信以为真);认贼为子(佛家语,比喻把虚妄现象当作真实的理境,指众生总以现象代替本体;泛喻颠倒是非,善恶不分)
 
 认(誮)rèn
 
 ⒈识别,分辨~识。~字。~出。~清是非。
 
 ⒉承担,接受,允许,同意承~。公~。~错。~可。
 
 ⒊和无关系的人建立某种关系~义父。
"不"字解释: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

 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韩非子·喻老》

 老妇不闻也。--《战国策·赵策》

 被驱不异犬与鸡。--唐·杜甫《兵车行》

 后遂不复至。--明·魏禧《大铁椎传》

 又如不会;不大;不一定;不古(不古朴。意指社会风气衰落、败坏);不勾(不消;不够;不到);不才(没有才能。自称的谦词;不成才);不才之
"讳"字解释:讳 

 (形声。从言,韦声。本义避忌。有顾忌而躲开某些事或不说某些话)

 同本义 

 讳,説也。--《说文》

 讳,避也。--《广雅·释诂三》

 卒哭乃讳。--《礼记·曲礼》

 舍故而讳新。--《礼记·檀弓》

 昭王之忌讳。--《周礼·小史》

 讳名不讳姓。--《孟子·尽心下》

 《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公羊传·闵公元年》

 又如直言不讳;讳名(对尊长避免说写其名,表示尊敬的心意);讳恶(先王的名讳与国家的凶恶);讳亡(忌言亡国)

 隐;隐蔽 

 恐犯忌而干讳。--《楚辞·谬谏》。注所隐

 讳(謒)huì

 ⒈隐瞒,避忌,有顾忌不敢说或不愿说~莫如深。~疾忌医。无庸~言。不必忌~。

 ⒉封建时代称死去了的皇帝或长者的名姓刘~邦。姓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