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一篑之功

篑盛土的筐。指成功前的最后一筐土。比喻成功前的最后一份努力。

一篑之功

读音(发音): yī kuì zhī gōng

详细解释(意思):篑盛土的筐。指成功前的最后一筐土。比喻成功前的最后一份努力。

出处(典故): 《王守仁全集》卷一 务收一篑之功,勿为九仞之弃。”

示例: 我舒坦其外紧张其里的生活已久,此千钧一发之际,不可亏~。★丁中江《北洋军阀史话·曹锟变成阶下囚》

第二个字为"篑"的成语

成语"一篑之功"逐字解释

"一"字解释:一 

 (指事。一”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数词。大写作壹”。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

 同本义 

 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说文》

 一也者,万物之本也。--《淮南子·诠言》

 抱一而天下试。--《老子》

 故一人有事于四方。--《书·君奭》。传天子也。”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汉·贾谊《过秦论》

 一夫夜呼,乱者四应。(公元九二年六月,李存莇妻刘皇后听信宦官诬告,杀死大臣郭崇韬,时谣言纷起,人心惶惶。屯驻在贝州(现河北省清河县)的军人皇甫晖勾结党羽作

 一yī

 ⒈数目字。整数中最小的数~龙~猪。

 ⒉纯,专~心~意。用心~也。

 ⒊相同,同样~致。~模~样。

 ⒋全,满~如既往。~网打尽。~身是胆。

 ⒌又,其它,另外昆明市~名春城。

 ⒍用在重叠动词的中间,〈表〉稍微,短暂试~试。望~望。停~停。

 ⒎跟"就"呼应。

 ①〈表〉每逢~想到要回祖国,就归心似箭。

 ②〈表〉两事的时间紧接着~教就懂。~学就会。

 ⒏〈古〉副词。乃,竟~至此乎!

 ⒐〈古〉副词。

 ⒑〈古〉副词。一旦,一经~闻人之过,终身不忘。

 ⒒旧时乐谱记音符号之一,相当于简谱的低音"7"。

 ⒓

 ①特定~定的阶级。

 ②相当工作上取得了~定的成绩。

 ③规定,确定按~定的规章办事。

 ④必然共产主义~定会实现。

 ⒔

 ⒕

 ⒖
"篑"字解释:篑 

 (形声。从竹,贵声。本义盛土的竹筐) 同本义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书·旅獒》

 又如篑笼(运土用的竹具。如挑筐);功亏一篑(比喻做事只差最后一点力量而未能完成)

 篑kuì〈古〉盛土的竹筐。
"之"字解释:之 

 (会意。象苃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之,出也。象苃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说文》

 如语焉而未之然。--《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

 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之,适也。--《广雅》

 自伯之东。--《诗·卫风·伯兮》

 之沛公军。--《史记·项羽本纪》

 之虚所卖之。(虚”同墟”)--唐·柳宗元《童区寄传》

 佯狂不知所之者。--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吾欲之南海,何如?--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又如之如(前往);之往(去;

 之zhī

 ⒈到,往由京~川。不知所~。

 ⒉代词。代替人或物爱~重~。取~不尽,用~不竭。

 ⒊代词。这,此,或虚指~子于归(这个女子出嫁)。久而久~。

 ⒋在形容词、名词等之后,跟"的"相当。〈表〉修饰或领属关系光荣~家。四分~三。两年~后。羔羊~皮。中国~富强。人民~英勇。

 ⒌用于主谓结构中间,使其变为偏正结构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⒍文言虚词~乎者也矣焉哉。
"功"字解释:功 

 (会意。从力,工声。工”亦兼表字义,表示用力从事工作。本义功绩,功业;功劳)

 同本义 

 功,以劳定国也。--《说文》

 国功曰功。--《周礼·司勋》

 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史记·项羽本纪》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战国策·赵策》

 又如功誉(功绩与声誉);功行(功绩与德行);功化(功业与教化);功成名就(建立了功业,才有名声◇指功绩、名声皆得)

 事情;工作 

 嗟我农夫,我稼既同(

 功gōng

 ⒈成绩突出,贡献大~绩。立~受奖。~成名就。

 ⒉成就,成效获得成~。事半~倍。

 ⒊为求得成效而用的力量~夫(工夫)。刻苦用~。~到自然成。

 ⒋技术能力唱~。基本~。

 ⒌事业,作业~业。~课(学习的课业)。

 ⒍效能~用。~效。~能。

 ⒎精善器械不~。

 ⒏物理学名词。指衡量物体运动能量转移的基本量。功的大小等于作用力和物体移动距离的乘积。

 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