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倚草附木

①比喻依附有能力或权势的人。②指精灵倚托草木等物而成妖作怪。

倚草附木

读音(发音): yǐ cǎo fù mù

详细解释(意思):①比喻依附有能力或权势的人。②指精灵倚托草木等物而成妖作怪。

出处(典故):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回洪教头道‘大官人只因好习枪棒,往往流配军人都来倚草附木,皆道我是枪棒教师,来投庄上,诱些酒食钱米。’”

示例: 因此到所在,人多~,成行逐队来皈依他,义声赫然。★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九

成语"倚草附木"逐字解释

"倚"字解释:倚 

 (形声。从人,奇声。本义斜靠着)

 同本义 

 倚,依也。--《说文》

 参天两地而倚数。--《易·说卦》

 倚柱而笑。--《史记·刺客列传》

 倚于郎门。--《韩非子·内储说下》

 故曰祸兮福之所倚。--《韩非子·解老》

 荡倚冲冒。--唐·柳宗元《三戒》

 右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明·魏学《核舟记》

 倚一横木。

 奔倚其下。--《聊斋志异·狼三则》

 又如倚望(父母倚门望子);倚身(把身体靠在某一物体上);倚门(靠着门)

 依靠;依赖 

 祸兮福之所倚。--《老子》

 又如倚负(依附;

 倚yǐ

 ⒈靠着~墙。~门。~树。

 ⒉凭借,仗持~赖。~官仗势。~老卖老。

 ⒊偏斜中立而不~。

 倚jī 1.怪僻而不偶于俗。参见"倚人"。 2.独,单个。参见"倚轮"。
"草"字解释:草 

 (形声。从苃,早声。小篆苃,象两棵草形,是草的本字。今草”字系假借字,原是皂”的本字。《说文》草,草斗,栎实也”(栎实栎树的荚果,即皂角)。借为草木”之

 草”以后,则另造皂”字来代替。本义栎实)

 草本植物的总称 

 苃,百卉也。从二屮。会意。经传皆以草为之『书多以屮为之。--《说文》

 大草不生。--《吕氏春秋·任地》。注草,秽也。”

 草食者羶。--《吕氏春秋·本味》

 草苴比而不芳。--《楚辞·悲回风》。注生曰草。”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唐·刘禹锡《陋室铭》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
"附"字解释:附 

 (形声。从阜,付声。从阜”,表示与地形地势的高低上下有关。本义小土丘。《说文》附娄,小土山也。”)

 沾着,附着 

 如涂涂附。--《诗·小雅·角弓》

 是故涂不附。--《考工记·轮人》

 丈人附耳谓先生曰有匕首否?”--马中锡《中山狼传》

 又如附缠(附着,纠缠住);附离(附着)

 依傍;依附 

 附于诸侯,曰附庸。--《礼记·王制》

 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史记·魏公子列传》

 齐人勿附于秦。--宋·苏洵《六国论》

 又如附势;附籍天潢(依附皇室);附郭(近城的

 附(坿) fù

 ⒈外加,随带~加。~件。~带。

 ⒉靠近~近。~耳之言。 

 ⒊依从,从属依~。归~。~庸。~属。

 ⒋

 【附和】在言行上盲目跟从别人随声~和。

 ⒌

 【附议】同意别人的提议或动议。

 ⒍

 【附会】(也写作"傅会")将没有相关连的事拉在一起,将没有某种意义的事物说成有某种意义牵强~会。穿凿~会。

 附pǒu 1.见"附娄"。
"木"字解释: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树木形。上为枝叶,下为树根。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木”的字表示树木或木器的名称。本义树木)

 同本义 

 木,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草,下象其根。--《说文》

 五行,木之为言触也。阳气动跃,触地而出也。--《白虎通》

 木者,春生之性。农之本也。--《春秋繁露》

 一树十获者木也。--《管子·权修》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庄子·山木》

 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孟子·尽心上》

 草木之花。--宋·周敦颐《爱莲说》

 鸟兽木石。--明·魏学洢《核舟

 木mù

 ⒈树栽植树~。封山育林,禁止伐~。

 ⒉指木料,砍下的成材的树~头。~材。

 ⒊用木料制成的~器家具。~牛流马。

 ⒋质朴,朴实此人~实。

 ⒌感觉不灵敏,失去知觉麻~。嘴唇发~。

 ⒍棺材寿~。行将就~。

 ⒎五行(金~水火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