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圆木警枕

用圆木做枕头,睡着时容易惊醒。形容刻苦自勉。

圆木警枕

读音(发音): yuán mù jǐng zhěn

详细解释(意思):用圆木做枕头,睡着时容易惊醒。形容刻苦自勉。

出处(典故): 宋·范祖禹《司马温公布衾铭记》以圆木为警枕,小睡则枕转而觉,乃起读书。”

示例:

成语"圆木警枕"逐字解释

"圆"字解释:圆 

 (形声。从囗,员声。本义圆形)

 同本义 

 圆,圜全也。--《说文》

 圆而神。--《易·系辞》

 天道曰圆,地道曰方。--《大戴礼记·曾子天圆》

 中吾规者谓之圆。--《墨子·天志》

 水圆折者有珠。--《淮南子·地形》

 百工为方以矩,为圆以规。--《墨子·法仪》

 方圆两炮台。--《广东军务记》

 又如圆丢丢(圆溜溜);圆浑(浑圆);圆领(明朝官员的常礼服。其胸前背后加有不同图案的补子以区别官阶的,叫补服);滚圆(极圆)

 圆通;灵活 

 如今到外头去作官,自然非家居可比,总得学些

 圆yuán

 ⒈在平面上,定点和定距离的动点之轨迹的称谓。定点称"~心"。定距离称"~的半径"。有时也称轨迹所围的部分为~。称轨迹为~周。

 ⒉像球形的滚~。~房顶。

 ⒊完备,周全~满。大团~。

 ⒋使完备,使周全~谎。自~其说。

 ⒌婉转字正腔~。深~似转簧。

 ⒍货币名。也作"元"一百~。

 ⒎

 ⒏
"木"字解释: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树木形。上为枝叶,下为树根。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木”的字表示树木或木器的名称。本义树木)

 同本义 

 木,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草,下象其根。--《说文》

 五行,木之为言触也。阳气动跃,触地而出也。--《白虎通》

 木者,春生之性。农之本也。--《春秋繁露》

 一树十获者木也。--《管子·权修》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庄子·山木》

 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孟子·尽心上》

 草木之花。--宋·周敦颐《爱莲说》

 鸟兽木石。--明·魏学洢《核舟

 木mù

 ⒈树栽植树~。封山育林,禁止伐~。

 ⒉指木料,砍下的成材的树~头。~材。

 ⒊用木料制成的~器家具。~牛流马。

 ⒋质朴,朴实此人~实。

 ⒌感觉不灵敏,失去知觉麻~。嘴唇发~。

 ⒍棺材寿~。行将就~。

 ⒎五行(金~水火土)之一。
"警"字解释:警 

 (会意。从言,从敬,敬亦声。本义戒敕)

 同本义 

 警,戒也。--《说文》

 正岁,则以法警戒群吏。--《周礼·宰夫》

 所以警众也。--《礼记·文王世子》

 乃一篇之警策。--《文赋》

 今年或者大警晋也。--《左传·宣公十二年》

 以警其余。--清·方苞《狱中杂记》

 又如警告;警励(告诫策励);警迹人(元代被列入盗贼户籍的人);警鼓(报警之鼓);警动(使人警觉悚动);警新(警策动人,语意新颖);警众(使众人警觉);警省(警觉省悟)

 戒备;防备 

 军卫不彻,警也。--《左传·宣公十二年》

 又如警巡(警戒巡视

 警jǐng

 ⒈警备,戒备~备。

 ⒉告诫,警告杀一~百。~戒未然也(未然未发生的事)。

 ⒊紧急情状或消息~备。~报。火~。告~。

 ⒋敏锐,敏感~觉。~醒。机~。

 ⒌
"枕"字解释:枕 

 躺着时垫在头下的东西~头。落~。~席。

 躺着的时候,把头放在枕头上或器物上~戈待旦。~藉(纵横相枕而卧)。

 垫着~木(铁路上承受铁轨的横木)。~腕(写字运笔的一种方法,右手垫在左手上写)。

 枕zhěn

 ⒈睡觉时垫在头下的东西~头。药~。伏~。倚~。

 ⒉将头放在枕头或别的东西上头~在枕头上。~戈待旦。

 ⒊垫~木(铁路上垫铁轨的横木)。

 枕chén 1.木名。即钓樟,又名乌樟。 2.通"沈"。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