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翘首企足
仰起头,踮起脚。形容盼望殷切。
翘首企足
读音(发音): qiáo shǒu qǐ zú
详细解释(意思):仰起头,踮起脚。形容盼望殷切。
出处(典故): 三国·魏·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是以立功之士,莫不翘足引领,望内响应。”
示例: 但~,以待结褵之期,不计其他也。★明·瞿佑《剪灯新话·秋香亭记》
翘首企足成语接龙
成语"翘首企足"逐字解释
"翘"字解释:翘 (形声。从羽,尧声。羽,鸟毛。本义鸟尾上的长羽) 同本义 翘,尾长毛也。--《说文》 斑尾扬翘。--潘岳《射雉赋》 砥室翠翘,挂曲琼些。--《楚辞·招魂》 又如翠翘(用翠鸟尾羽做的拂尘用具);翘英(华丽的尾羽) 鸟尾 摇翘奋羽,驰风骋雨,游无穷兮。--刘向《九叹》 泛指动物的尾部 翘 抬起 翘思慕远人。--曹植《杂诗》 翘然矜鸣。--《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翘心(悬念;一心向往);翘思(翘首而思念,悬念);翘遥(轻举的样子);翘关(扛举城门的门闸。形容力气大。唐代列为武举 翘(耼)qiáo ⒈鸟尾巴上的长毛。 ⒉举起,抬起,向上~望。~足。~首。 ⒊板状物因由湿变干而引起弯曲不平柜子晒~了。门板~棱了。 ⒋特出~楚(〈喻〉杰出的人材)。 翘(耼)qiào一头向上昂起~着小辫子。~尾巴(〈喻〉傲慢或自鸣得意)。
"首"字解释:首 (象形。金文字形,上面是头发和头皮,用以表示头盖;下面是眼睛,用以代表面部。本义头) 同本义 首,阳也。--《汉书·天文志》 首身离兮心不惩。--《楚辞·九歌·国殇》 愿言思伯,甘心首疾。--《诗·卫风·伯兮》 搔首踟蹰。--《诗·邶风·静女》 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战国策·燕策》 以刀劈狼首。--《聊斋志异·狼三则》 又如昂首;叩首;搔首;首功(以获敌首论功);首虏(指斩获敌人的首级);首枕其股(让死者的头枕在自己的腿上。这是古代臣下对横遭杀害的君主表示哀痛之礼);首丘(归葬故乡; 亦指怀念故乡);首身 首shǒu ⒈头~饰。昂~阔步。俯~帖耳。 ⒉头头,最大的~领。罪魁祸~。 ⒊领导人~长。 ⒋最先,最早,第一~先。~创。~次。~席。~当其冲。~屈一指。 ⒌方面北~。下~。 ⒍有罪自陈或出面告发自~。出~。 ⒎量词。指诗词歌赋等民歌三~。唐诗三百~。 ⒏ ⒐ ⒑ ⒒ ⒓ ①最重要的,第一位的。 ②首脑~要人物。 ⒔ ①为首的人或机关。 ②国家的主要领导人。
"企"字解释:企〈动〉 (会意。从人,从止。甲骨文字形,上面是一个人,下面是止”(脚),表示这个人在踮起后脚跟,有企立、企足的意思。本义踮起脚跟) 同本义 企,举踵也。--《说文》 企者不立。--《老子》 日夜企而望归。--《汉书·高帝纪》 渠黄不能企其景。--郭璞《江赋》 又如企望(举起脚跟而望);企仰(踮起脚来仰望);企足(踮起脚) 立,站立 鸟企山峙。--三国 魏·何晏《景福殿赋》 又如企予(踮起脚后跟站着);企立(站立) 企望,盼望 企qǐ ⒈踮起脚后跟,盼望, 仰望~盼。~望。~待。 ⒉ ⒊
"足"字解释:足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的方口象膝,下面的止”即脚,合起来指整个脚。本义脚) (同本义。秦汉以前,足”和’趾”都表示脚”;脚”表示小腿。魏晋以后,三者都表示脚,但在书面语中,多用足”) 足,人之足也,在下,从止口。--《说文》。按,膝下至跖之总名也。从止,即趾字,从口,象膝形。 震为足。--《易·说卦》 足恭而口圣。--《大戴礼记》 手足胼胝,面目黧。--《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韩非子》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荀子·劝学》 折臂断足。--清 足zú ⒈脚~迹。手舞~蹈。 ⒉满,够量,充分满~。~够。充~。富~。 ⒊补上补~。以昼~夜。 ⒋完全此项工作一人~可完成。 ⒌尽情地,尽量地他们~玩了半天。 ⒍值得不~为奇。微不~道。 ⒎够得上这本书~有八万字。 ⒏ 足jù 1.(今读zú)补足;凑满。 2.拥,增益。参见"足本"。 3.过分。参见"足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