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奉命唯谨

奉命接受命令;唯只有;谨小心谨慎。指服从命令,小心谨慎。

奉命唯谨

读音(发音): fèng mìng wéi jǐn

详细解释(意思):奉命接受命令;唯只有;谨小心谨慎。指服从命令,小心谨慎。

出处(典故): 明·陶宗仪《辍耕录》卷十五诸官奉命唯谨。”

示例:

第四个字为"谨"的成语

成语"奉命唯谨"逐字解释

"奉"字解释:奉〈动〉

 (会意。小篆字形,从手,从収(双手),最上面像一串玉或树盖子。是用手捧物的意思。本义两手恭敬地捧着◇作捧”)

 同本义 

 奉,承也。--《说文》

 黔敖左奉食,右执饮。--《礼记·檀弓下》

 常山王奉头鼠窜。--《汉书·蒯通传》

 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史记·项羽本纪》

 臣愿奉璧往使。--《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战国策·燕策》

 又如奉书;奉地图;奉手(捧握长者之手)

 恭敬地接受 

 奉 fèng

 ⒈两手捧着臣愿~璧往使。〈引〉进献,送双手~上。~马牛。

 ⒉恭敬地接受,遵从,遵守~命。~行。谨~法令。

 ⒊敬词~答。~陪。~还。

 ⒋信仰,推崇信~。~为楷模。

 ⒌伺候,供养侍~。供~。~养。

 ⒍

 【奉承】恭维,谄媚。
"命"字解释:命 

 (会意。从口从令。表示用口发布命令。本义指派;发号)

 同本义 

 命,使也。--《说文》。朱骏声按在事为令,在言为命,散文则通,对文则别。令当训使也,命当训发号也。”

 出君下臣名曰命。--汉·蔡邕《独断》

 语下命者,制令也。--《贾子·礼容》

 凡尊者之言曰命。--《文选·闲居赋序》注

 维君子命。--《诗·大雅·卷阿》

 某固辞不得命。--《仪礼·燕礼》

 命田舍东郊。--《吕氏春秋·孟春纪》。注命,令也。”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列子·汤问》

 令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资治通鉴·赤壁之

 命mìng

 ⒈生命,生物的生活能力活~。救~。短~而亡。

 ⒉上级对下级的指令~令。任~。

 ⒊取名~名。~题。

 ⒋指派,使用~他去办。欣然~笔。

 ⒌迷信者所谓"人生来就注定的贫富、贵贱、生死"等瞎说生来就~苦。算~骗人钱财。

 ⒍

 ⒎

 命màn 1.轻慢;轻忽。
"唯"字解释:唯 

 (形声。从口,隹声。本义急声回答声) 同本义 

 唯者,应之速而无疑也。--《助字辨略》朱注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论语·里仁》

 秦王跽而请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范睢曰唯,唯。”--《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又如唯阿(唯、阿同为应对 语词。比喻差别不大);唯俞(应答辞);唯唯(恭逊的应辞);唯诺(应答;连 声应诺而不表异议)

 唯 

 只有,只是 

 唯圣人为能和。

 唯北狄野心。--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唯余其一。--吴均《与朱元思书》

 唯巨石岿然。--《吕氏春秋·

 唯wéi

 ⒈应答声~ ~诺诺。

 ⒉通"惟"。只,只有~恐不实。~利是图。

 唯wěi 1.应答声。 2.招呼声。
"谨"字解释:谨〈形〉

 (形声。从言,堇声。本义谨慎,小心)

 同本义 

 谨,慎也。--《说文》

 以谨无良。--《诗·大雅·民劳》

 以谨罔极。

 谨畜藏。--《荀子·王制》

 谨厚以为厚。--《楚辞·怀沙》

 谨庠序之教。--《孟子·梁惠王上》

 谨食之。--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不自谨惜。--清·张廷玉《明史》

 谨护其失。--清·刘开《问说》

 又如谨畏(小心谨慎);谨肃(严谨认真);谨言(谨慎说话);谨厚(谨慎忠厚);谨介(谨慎耿介)

 恭敬 

 谨斩樊於期头。--《战国策·燕策》

 谨使臣良。--《史记·项羽本纪

 谨jǐn

 ⒈慎重,小心~慎。~防。~遵法令。

 ⒉敬词。〈表〉郑重,恭敬~启。~呈。~具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