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斤斤自守

斤斤拘谨的样子。谨小慎微,自求无过。

斤斤自守

读音(发音): jīn jīn zì shǒu

详细解释(意思):斤斤拘谨的样子。谨小慎微,自求无过。

出处(典故):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锦瑟》生斤斤自守,不敢少致差(蹉)跌。”

示例:

第一个字为"斤"的成语

成语"斤斤自守"逐字解释

"斤"字解释:斤〈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是横刃,下为曲柄,象斧斤形。本义斧子一类的工具)

 同本义 

 今,斫木斧也。--《说文》。段注凡斫物者皆曰斧,斫木之斧,则谓之斤。”

 于是乎丌鈟锯制焉。以鈟为之。--《庄子·在宥》

 皆执利兵,无者执斤。--《左传·哀公二十五年》

 不夭斤斧。--《庄子·逍遥游》

 以斧斤考击而求之。--宋· 苏轼《石钟山记》

 又如斤斧(斧头);斤墨(斧头与墨斗);斤凿(斧头与凿子)

 古代一种似锄但比锄小的农具 

 恶金以铸锄、夷、斤…--《国语》

 斤〈动

 斤(觔)jīn

 ⒈重量单位市制一~为十两(旧制一斤为十六两),两斤等于一公斤。"觔"另见筋(觔)。

 ⒉〈古〉斧子一类的工具。

 ⒊

 ⒋
"斤"字解释:斤〈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是横刃,下为曲柄,象斧斤形。本义斧子一类的工具)

 同本义 

 今,斫木斧也。--《说文》。段注凡斫物者皆曰斧,斫木之斧,则谓之斤。”

 于是乎丌鈟锯制焉。以鈟为之。--《庄子·在宥》

 皆执利兵,无者执斤。--《左传·哀公二十五年》

 不夭斤斧。--《庄子·逍遥游》

 以斧斤考击而求之。--宋· 苏轼《石钟山记》

 又如斤斧(斧头);斤墨(斧头与墨斗);斤凿(斧头与凿子)

 古代一种似锄但比锄小的农具 

 恶金以铸锄、夷、斤…--《国语》

 斤〈动

 斤(觔)jīn

 ⒈重量单位市制一~为十两(旧制一斤为十六两),两斤等于一公斤。"觔"另见筋(觔)。

 ⒉〈古〉斧子一类的工具。

 ⒊

 ⒋
"自"字解释:自 

 (象形。小篆字形。象鼻形。自”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鼻子)

 同本义 

 自,鼻也。--《说文》。段玉裁注许谓自与鼻义同音同,而用自为鼻者绝少也。”

 始;开头 

 故法者,王之本也;刑者,爱之自也。--《韩非子》

 起源 

 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以入德也。--《礼记》

 又如自顷(近来)

 自 

 自己,自我;本身 

 不自为政,卒劳百姓。--《诗·小雅 ·节南山》

 自引而起,绝袖。--《战国策·燕策》

 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自zì

 ⒈本人,己身~己。亲~。~作~受。~成一家。~强不息。

 ⒉从,由~从。~始至终。~成都到武汉。

 ⒊当然~属无妨。~有话说。

 ⒋

 ⒌

 ①自己主动。

 ②不依靠人为的力量水会~动下流。

 ③全部是机械操作~动化。

 ⒍

 ①自己负担。

 ②自以为了不起。

 ⒎

 ⒏

 ①天然存在的~然界。

 ②不造作,不勉强听凭~然。

 ③当然~然好办。

 ⒐

 ①自己感觉到。

 ②自己认识和觉悟到~觉地遵纪守法。

 ⒑

 ⒒

 ⒓

 ⒔

 ①自己制造。

 ②克制自己。

 ⒕

 ⒖

 ⒗

 ①不受约束,不受限制请大家~由发表意见。

 ②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随自己意愿活动的权利人身~由。~由选举。

 ③哲学上指人们在实践中认识了客观规律并能掌握它,自觉地运用它来改造世界。

 ⒘

 ⒙
"守"字解释:守 

 (会意。从宀,从寸。宀表示房屋;寸是法度∠起来表示掌管法度。本义官吏的职责,职守)

 同本义 

 守,官守也。从门,寺府之事也。--《说文》。寺,廷也;府,文书藏也。

 五载一巡守。--《书·舜典》

 王巡虢守。--《左传·二十一年》

 均地守。--《周礼均人》。注地守,衡虞之属。”

 纠其守。--《周礼·内宰》。注宿卫者。”

 虽守者益。--《荀子·王制》。注谓地也。”

 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左传·隐公五年》

 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孟子·公孙丑下》

 节操;操守 

 守shǒu

 ⒈保卫,卫护~卫。防~。坚~阵地。

 ⒉看护,等候~夜。看~。~候。~株待兔。

 ⒊遵照,服从遵~。~信用。遵纪~法。

 ⒋靠近,依傍~着水池,可多养鱼。

 ⒌旧时郡一级的长官名太~。

 ⒍

 ⒎

 ⒏

 ①防守戒备。

 ②明代、清代的武官名。

 ⒐

 ⒑

 守shòu 1.戍守疆域土地。 2.指天子出行。 3.守臣,地方长官◇用为郡守﹑太守﹑刺史等的简称。 4.犹摄。暂时署理职务。多指官阶低而署理较高的官职。 5.指任

 事﹑任职。 6.专指任郡守﹑太守﹑刺史等职。 7.职守。 8.州郡地方政府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