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躁言丑句

丑恶的言辞。躁,通臊”。

躁言丑句

读音(发音): zào yán chǒu jù

详细解释(意思):丑恶的言辞。躁,通臊”。

出处(典故):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奏启》若能辟礼门以悬规,标义路以植矩,然后逾垣者折肱,捷径者灭趾,何必躁言丑句,诟病为切哉!”

示例:

躁言丑句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躁"的成语

成语"躁言丑句"逐字解释

"躁"字解释:躁 

 (形声)

 同本义 

 躁,疾也。--《说文》。字亦作躁。

 羽杀则躁。--《考工记·矢人》。按,今字作躁。

 躁者不静。--《管子·心术》

 巽为躁卦。--《易·说卦》

 震为决躁。

 处必掩身毋躁。--《礼记·月令》。注动也。”

 狗赤股而躁。--《礼记·内则》。注举动急疾。”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论语》。郑注不安静也。”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韩非子·喻老》

 又如躁暴(暴躁;急躁);躁妄(急躁轻率);躁忿(急躁易怒);躁扰(急躁好动);躁静(急躁与宁静);躁率(急躁轻率)

 急疾;迅

 躁zào性急,不冷静急~。暴~。戒骄戒~。
"言"字解释:言 

 (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从言”的字与说话或道德有关。本义说,说话)

 同本义 

 直言曰言,论难曰语。--《说文》

 志以发言。--《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志以定言。--《左传·昭公九年》

 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国语·周语上》

 言,心声也。--《法言·问神》

 言,口之利也。--《墨子经》

 言者所以在意。--《庄子·外物》

 具言所闻。--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趋机而言。--《后汉书·列女传》

 言讫不见。--明·魏禧《大铁椎

 言yán

 ⒈话语~。诺~。有~在先。~而有信。

 ⒉讲,说~语。~行一致。身教重于~教。

 ⒊汉语中的一个字,也指一句话五~绝句。七~乐府。一~为定。

 ⒋文言中的动词词头(无义)驾~出游(驾驾车)。

 言yàn 1.诉讼。 2.通"唁"。慰问。

 言yín 1.参见"言言"。
"丑"字解释:丑 

 (形声。从鬼,酉声。古人以为鬼的面貌最丑,故从鬼。本义貌丑。按在古代,醜”和丑”是两个字,意义各不相同,除作地支和时辰用丑”以外,都不能写作丑”。现在

 醜”字简化为丑”)

 可恶 

 醜,可恶也。--《说文》

 耗土之人醜。--《大戴礼记·易本命》

 姱而不醜兮。--《楚辞·橘颂》

 亦孔之醜。--《诗·小雅·十月之交》。传恶也。”

 又如丑名(恶名);丑言(恶劣的话);丑攀谈(说粗俗话);丑徒(恶徒);丑语(恶劣的话。也作丑话)

 污秽 

 行莫醜于辱先生。--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注秽也。”

 丑 chǒu

 ①丑陋;难看。

 ②令人厌恶或瞧不起的~态百出、丢~。

 ③戏曲角色。扮演滑稽人物,鼻梁上抹白粉,有文丑、武丑的区别。又叫小花脸或三花脸。

 ④地支的第二位。

 ⑤姓。

 【丑剧】指丑恶的富有戏剧性的事件。

 【丑类】指恶人,坏人。

 【丑时】旧式计时法指夜里1点到3点的时间。

 丑chǒu

 ⒈地支的第二位,也用作次序第二。

 ⒉

 ⒊戏曲、杂技里的一种角色~角。

 ⒋相貌难看,跟"美"相对~陋。〈喻〉可耻的、可厌恶的或不光荣的~事。现~。家~外扬。~态百出。
"句"字解释:句  gou

 (形声。从口。正当读今言钩,俗作勾。本义弯曲)

 同本义 

 句,曲也。--《说文》。段注凡曲折之物,侈为倨,敛为句。考工记多言倨句。”

 越子为左右句卒。--《左传·哀公十七年》

 句兵欲无弹。--《考工记·庐人》

 覆之而角至谓之句弓。--《考工记·弓人》

 履句履者知地。--《庄子·田子方》。李注方也。”

 句者毕出。--《礼记·月令》

 古之人衣上有冒而句领者。--《尚书大传》

 句者毕出,萌者尽达。--《礼记·月令》

 (草木出土时,弯的叫句,直的叫萌。)。又如句爪(钩形的尖爪);句枉(曲枝);句曲(弯

 句jù

 ⒈句子,能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单位造~。疑问~。

 ⒉量词两~话。

 ⒊见gōu。

 句gōu

 ⒈〈古〉同"勾"。

 ⒉见jù㈡。

 句gòu 1.通"彀"。张满弓。 2.见"句当"。

 句qú 1.通"絧"。鞋头的装饰品。 2.通"斪"。见"句欘"。

 句jiǔ 1.见"句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