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琵琶别抱

旧时指妇女弃夫改嫁。

琵琶别抱

读音(发音): pí pá bié bào

详细解释(意思):旧时指妇女弃夫改嫁。

出处(典故): 唐·白居易《琵琶行》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示例: ~,掉首无情,非惟不及此妾,乃并不及此狐。★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四

第一个字为"琵"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琶"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抱"的成语

成语"琵琶别抱"逐字解释

"琵"字解释:琵琶

 

 ,是在西汉裁筝筑”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它从西汉试制,历东汉、魏晋、至隋唐,基本定型。它在汉末魏初始获枇杷”名。魏晋时,因枇杷”二字音,改名琵琶”

 琵琶骨

 

 琵琶行

 

 为君翻作《琵琶行》。--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琵pí[琵琶]有四根弦的弹拨乐器,下部椭圆形,上部有长柄,头部弯曲。
"琶"字解释:琶(形声。《说文新附》琵琶也。”)--见琵琶”

 琶pa

 琶pá 1.见"琵琶"。 2.明代的一种酷刑。
"别"字解释:别 

 (会意。从冎,从刀。冎”,《说文》剔人肉置其骨也。”别”的小篆形体,是一个表示用刀剔骨头的会意字。本义分解)

 同本义 

 别,分解也。--《说文》

 桀之力,别觡伸钩。--《淮南子·主术训》

 又如别割(分割);别产(分割家产;分家);别国(从一国分化而成的国家;现常指别的国家)

 分离;分开;分出 

 岷山导江,东别为沱。--《书·禹贡》

 久之,颇晓其别蓍布卦意。--《汉书·张禹传》

 有别券者几何家?--《管子·问》。注别券,谓分契也。”

 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

 别 bié

 ①分开离~。

 ②另外~称。

 ③区分;区别辨~。

 ④差别天渊之~。

 ⑤类别性~。

 ⑥用别针等把一样东西附着或固定在另一物体上。胸前~着纪念章。

 ⑦插住;用东西卡籽门~住。

 ⑧示禁止或劝阻~说了!

 ⑨表示揣测。通常与'是'字合用可~是他病了吧。

 ⑩姓。又见biè。

 【别本】见【副本】。

 【别称】正式命名以外的名称。如秦是陕西省的别称。

 【别出心裁】见【独出心裁】。

 【别动队】原指离开主力部队单独执行特殊任务的部队,现多指武装特务组织。

 【别号】在名、字以外另起的称号王安石字介甫,~半山。

 【别具匠心】心思灵巧,与众不同。

 【别具一格】具有与众不同的风格特色。

 【别开生面】另外开创新的局面或新的形式、风格。

 【别树一帜】比喻与众不同,自成一家。

 【别墅】建在郊区或风景区供休养用的住宅。

 【别无长物】除此之外没有其他多余的东西。形容十分穷困。又作身无长物。

 【别义】一个词除本义之外的意义。包括转义(引申义、比喻义)及文字上的假借义等。

 【别有天地】另有一种境界。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等引人入胜。

 【别有用心】言论或行动中另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别致】与众不同这种风衣式样~。

 别 biè又见bié。

 【别扭】

 ①不合意这天气真~。

 ②不和闹~。

 ③不通顺;不流畅这句话念起来~。
"抱"字解释:抱 

 (形声。从手,包声。本义用手臂围住)

 同本义 

 公然抱茅入竹去。--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遂相与一抱而别。--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犹抱薪救火。--宋·苏洵《六国论》

 又如抱石(怀石。指投水而死);抱嫁(苏州风俗。女子出嫁时由阿舅抱上花轿);抱冰(比喻刻苦自励)

 捧着 

 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韩非子·和氏》

 又如抱璞(春秋楚人卞和发现一块玉璞,献给楚灰王、武王,两次都被认为是顽石,并刖去双足◇楚文王即位,卞和又抱璞哭于荆山之下,文王命人剖璞

 抱 bào

 ①用手臂围住妈妈~着孩子。

 ②初次得到(儿子或孙子)恭喜你~孙子了。

 ③领养(孩子)~养。

 ④结合在一起~成团。

 ⑤心里存着(想法、意见)怀~远大理想。

 ⑥量词一~草。

 ⑦孵(卵成雏)鸡~窝。

 【抱残守缺】守着残缺的东西不放。形容思想守旧,不求改进。

 【抱负】远大的志向有~。

 【抱憾】心中存有遗憾。

 【抱恨终天】悔恨一辈子。常指因亲人去世而一辈子都感到悲痛。

 【抱愧】心里有愧。

 【抱屈】因受委屈而心里不舒畅。

 【抱头鼠窜】抱着脑袋像老鼠一样逃窜。形容仓皇逃跑的狼狈相。

 【抱薪救火】抱着柴草去灭火。比喻方法不对,虽然有心消灭祸害,反而使祸害扩大。薪柴禾。

 【抱怨】因心中不满数说别人不对;埋怨。

 抱pāo 1.抛弃;抛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