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琵琶旧语

表示对外屈辱求和之意。

琵琶旧语

读音(发音): pí pá jiù yǔ

详细解释(意思):表示对外屈辱求和之意。

出处(典故): 《宋书·乐志一》傅玄《琵琶赋》曰‘汉遣乌孙公主嫁昆弥,念其行路思慕,故使工人裁筝、筑,为马上之乐。欲从方俗语,故名曰琵琶。’”

示例: 要斩楼兰三尺剑,遗恨~。★宋·张元幹《贺新鄌·寄李伯纪丞相》词

第一个字为"琵"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琶"的成语

成语"琵琶旧语"逐字解释

"琵"字解释:琵琶

 

 ,是在西汉裁筝筑”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它从西汉试制,历东汉、魏晋、至隋唐,基本定型。它在汉末魏初始获枇杷”名。魏晋时,因枇杷”二字音,改名琵琶”

 琵琶骨

 

 琵琶行

 

 为君翻作《琵琶行》。--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琵pí[琵琶]有四根弦的弹拨乐器,下部椭圆形,上部有长柄,头部弯曲。
"琶"字解释:琶(形声。《说文新附》琵琶也。”)--见琵琶”

 琶pa

 琶pá 1.见"琵琶"。 2.明代的一种酷刑。
"旧"字解释:旧 

 (形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萑”,鸱鸟类;下面是臼”,作声符。本义鸟名)

 鸺鷙,即猫头鹰 

 故交,老交情 

 待之若旧。--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与之有旧。--清·全祖望《梅花岭记》

 与相国有旧。--清·周容《芋老人传》

 又如怀旧;有旧;念旧;亲戚故旧;旧雨

 原有的典章制度 

 不必循旧。--《淮南子·泛论》

 又如复旧;照旧

 指世族 

 通丘”。丘冢,坟墓 

 越王不隳旧冢。--《说苑·尊贤》

 越王

 旧(舊)jiù

 ⒈陈的,过时的,跟"新"相对~的。~日。守~。~调重弹。〈引〉原来的,从前的~山河。~地重游。~恨新仇。

 ⒉老朋友,有交情的人~友。~交。亲戚故~。~雨重逢(旧雨老朋友)。
"语"字解释:语 

 (形声。从言,吾声。本义谈论;议论;辩论)

 同本义 

 语,论也。--《说文》

 于时语语。--《诗·大雅·公刘》。传论难曰语。”

 旦日,卒中往往语。--《史记》

 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

 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庄子·秋水》

 又如语怪(谈论怪物);语冰(谈论冰);语议(言谈议论)

 交谈,说话 

 语,言也。--《广雅》

 语使能也。--《礼记·文王世子》。注语,言也。”

 又

 既歌而语。

 可与晤语。--《诗·陈风·东门之池》

 笑

 语yǔ

 ⒈说,谈寡言少~。自言自~。

 ⒉话,言论~言『~。外~。成~。

 ⒊代替说话的动作手~。旗~。

 ⒋简单的俗话或古句谚~。古~。~曰。

 ⒌虫、鸟的鸣声蝉~。鸟~。

 语yù告诉莫~人。

 语yù 1.告诉。 2.通"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