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琵琶胡语

旧时指妇女弃夫改嫁。同琵琶旧语”。

琵琶胡语

读音(发音): pí pá hú yǔ

详细解释(意思):旧时指妇女弃夫改嫁。同琵琶旧语”。

出处(典故):

示例:

第一个字为"琵"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琶"的成语

成语"琵琶胡语"逐字解释

"琵"字解释:琵琶

 

 ,是在西汉裁筝筑”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它从西汉试制,历东汉、魏晋、至隋唐,基本定型。它在汉末魏初始获枇杷”名。魏晋时,因枇杷”二字音,改名琵琶”

 琵琶骨

 

 琵琶行

 

 为君翻作《琵琶行》。--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琵pí[琵琶]有四根弦的弹拨乐器,下部椭圆形,上部有长柄,头部弯曲。
"琶"字解释:琶(形声。《说文新附》琵琶也。”)--见琵琶”

 琶pa

 琶pá 1.见"琵琶"。 2.明代的一种酷刑。
"胡"字解释:胡 

 (形声。从肉,古声。本义牛脖子下的垂肉)

 鸟兽颔下的垂肉或皮囊 

 胡,牛顄垂也。--《说文》。徐锴曰牛颔下垂皮也。”

 狼跋其胡。--《诗·豳风·狼跋》。传老狼有胡。”

 有龙垂胡须下迎黄帝。--《汉书·郊祀志上》。师古曰胡,谓颈下垂肉也。”

 又如胡髯朗(羊的别名→,颈下垂肉;髯,须);胡皱(牛颔下松弛有皱纹的皮);胡袋(某些鸟类颌下的皮囊,也称喉囊)

 器物上下垂如胡的部分 

 古代称北方和西方的民族如匈奴等为胡 

 胡(鬳、衚)hú

 ⒈〈古〉我国西北地区的民族之统称~人。~服。泛指我国少数民族的或外国的~椒。~琴。~萝卜。

 ⒉乱,无理~说八道。~言乱语。~作非为(肆无忌惮的做坏事)。

 ⒊文言疑问代词。什么,怎样~为慕大鲸?~不归?

 ⒋〈古〉指兽颈下的垂肉。

 ⒌

 ⒍
"语"字解释:语 

 (形声。从言,吾声。本义谈论;议论;辩论)

 同本义 

 语,论也。--《说文》

 于时语语。--《诗·大雅·公刘》。传论难曰语。”

 旦日,卒中往往语。--《史记》

 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

 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庄子·秋水》

 又如语怪(谈论怪物);语冰(谈论冰);语议(言谈议论)

 交谈,说话 

 语,言也。--《广雅》

 语使能也。--《礼记·文王世子》。注语,言也。”

 又

 既歌而语。

 可与晤语。--《诗·陈风·东门之池》

 笑

 语yǔ

 ⒈说,谈寡言少~。自言自~。

 ⒉话,言论~言『~。外~。成~。

 ⒊代替说话的动作手~。旗~。

 ⒋简单的俗话或古句谚~。古~。~曰。

 ⒌虫、鸟的鸣声蝉~。鸟~。

 语yù告诉莫~人。

 语yù 1.告诉。 2.通"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