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罪应万死

形容罪恶极大。

罪应万死

读音(发音): zuì yīng wàn sǐ

详细解释(意思):形容罪恶极大。

出处(典故): 《晋书·苻坚载记下》弟冲不识义方,孤背国恩,臣罪应万死。”

示例: 法北望陵庙,无涕可挥。身蹈大戮,~。所以不即从先帝者,实惟社稷之故。★明·史可法《复多尔衮书》

成语"罪应万死"逐字解释

"罪"字解释:罪 

 (会意。从辛,从自,言罪人蹙鼻苦辛之忧,自亦声。本义作恶或犯法的行为)

 同本义 

 辠,犯法也。--《说文》。秦以辠似皇字,改用罪。

 辜辟戾辠也。经传皆以罪为之。--《尔雅》

 畏此罪罟。--《诗·小雅·小明》

 君子以赦过宥罪。--《易·解卦象下传》

 无功不赏,无罪不罚。--《荀子·王制》

 离桓之罪。--《国语·晋语》

 或闻无罪。--《史记·陈涉世家》

 恶不忍闻,罪不容诛。--《汉书》

 治臣之罪。--诸葛亮《出师表》

 某知罪矣。--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又如罪首(罪魁祸首);罪失(罪愆和过

 罪(辠)zuì

 ⒈犯法,犯法的行为~犯。~恶。~大恶极。~行累累。

 ⒉刑罚判~。免~。死~。

 ⒊过失~过。恕~。

 ⒋将罪过归于~己。

 ⒌痛苦,苦难遭~。受~。
"应"字解释:应 

 应当,应该 

 应,当也。--《说文》

 应,当也。--《尔雅》

 文王既勤止,我应受之。--《诗·周颂·赉》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应是良晨好景虚设。--宋·柳永《雨霖铃》

 凡所应有。--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应得之资。

 不应重罚。--清·方苞《狱中杂记》

 法应立决。

 又如应然(应该如此);应伯爵(白吃白喝。应白嚼”之谐音);应合(应当;该当);应是(应当是)

 答应,允许 

 桓侯不应。--《韩非子·喻老》

 又如应候(应承);应诺(答应;应

 应(應)yīng

 ⒈该,当~该。~当。~有尽有。

 ⒉允许~允。~许。~诺。答~声。

 ⒊

 应(應)yìng

 ⒈回答,附和~答◆~。~声虫。齐声相~。

 ⒉接受~试。~邀。~征。

 ⒊对付,对待~付。~变。~战。~接不暇。

 ⒋适合,配合~时。适~。得心~手。

 ⒌

 ①使用~用科技成果。~用新科技。

 ②实用的~用题。

 ⒍
"万"字解释:万 

 (形声。萬”,甲骨文呈蝎子形。本义蝎)

 虫名。蝎。

 万,虫也。--《说文》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唐·元稹《遣悲怀》

 又如万寿(称皇帝、皇后的生日);万劫(即万世。形容极长的时间);万井(古代以地方一里为一井,万井即一万平方里);万夫(万人);万户(一万户);万户侯(食邑万户之侯);万顷

 (百万亩。百亩为一顷)

 古代的一种舞名 

 古州名 

 万mò

 ⒈

 万(萬)wàn

 ⒈数目字十千为一~。

 ⒉多,一切~般。~物。千家~户。千军~马。~象更新。

 ⒊极,很,绝对~端。~难。~无一失。~全之策。

 ⒋

 ①万分之一。

 ②意外,意外的~一出错。防止~一。

 ③倘若,如果~一他不干,就请别人干。

 ⒌

 ①千秋万代,永远存在。

 ②〈表〉欢呼或棕人民~岁。
"死"字解释:死 

 (会意。小篆字形。右边是人,左边是歺”,残骨,指人的形体与魂魄分离。本义生命终止)

 同本义 

 死,民之卒事也。--《说文》

 死者,人之终也。--《列子·天瑞》

 庶人曰死。--《礼记·曲礼》

 沁人曰死。--《礼记·檀弓》

 民知不死,其亦夫有奋心。--《左传·哀公十六年》

 楚令尹死。╠《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亡何国变,宁南死。--清·黄宗羲《柳敬亭传》

 又如死生(死亡和生存);死过(死去,去世);死限(死期,寿命的期限)

 死sǐ

 ⒈生物失去生命,跟"活"相对~亡。~得其所。

 ⒉拼命,不顾性命不怕~。决一~战。

 ⒊不可调和的,誓不两立的~敌。~对头。

 ⒋不活动,不灵活~水。~板。~气沉沉。

 ⒌不通的~巷道。堵~漏洞。~路一条。

 ⒍在形容词后,〈表〉程度到了极点讨厌~了。真是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