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罪不胜诛

指罪大恶极,处死犹不足抵偿。

罪不胜诛

读音(发音): zuì bù shèng zhū

详细解释(意思):指罪大恶极,处死犹不足抵偿。

出处(典故): 明·沈德符《野获编·词林·鼎甲常为庶常》以上见各家记述中者,什仅得一二。修史之卤莽,罪不胜诛矣。”

示例:

成语"罪不胜诛"逐字解释

"罪"字解释:罪 

 (会意。从辛,从自,言罪人蹙鼻苦辛之忧,自亦声。本义作恶或犯法的行为)

 同本义 

 辠,犯法也。--《说文》。秦以辠似皇字,改用罪。

 辜辟戾辠也。经传皆以罪为之。--《尔雅》

 畏此罪罟。--《诗·小雅·小明》

 君子以赦过宥罪。--《易·解卦象下传》

 无功不赏,无罪不罚。--《荀子·王制》

 离桓之罪。--《国语·晋语》

 或闻无罪。--《史记·陈涉世家》

 恶不忍闻,罪不容诛。--《汉书》

 治臣之罪。--诸葛亮《出师表》

 某知罪矣。--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又如罪首(罪魁祸首);罪失(罪愆和过

 罪(辠)zuì

 ⒈犯法,犯法的行为~犯。~恶。~大恶极。~行累累。

 ⒉刑罚判~。免~。死~。

 ⒊过失~过。恕~。

 ⒋将罪过归于~己。

 ⒌痛苦,苦难遭~。受~。
"不"字解释: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

 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韩非子·喻老》

 老妇不闻也。--《战国策·赵策》

 被驱不异犬与鸡。--唐·杜甫《兵车行》

 后遂不复至。--明·魏禧《大铁椎传》

 又如不会;不大;不一定;不古(不古朴。意指社会风气衰落、败坏);不勾(不消;不够;不到);不才(没有才能。自称的谦词;不成才);不才之
"胜"字解释:胜 

 (形声。从力,朕声。本义胜任,禁得起)

 同本义 

 胜,任也。--《说文》

 胜,克也。--《尔雅》

 莫之胜说。--《易·遯》。虞注能也。”

 武王靡不胜。--《诗·商颂·烈祖》。传任也。”

 子有幼弱不胜养为累者。--《管子·入国》。注堪也。”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唐·杜甫《春望》

 言讫,?
 又如不胜其苦(苦得受不住);胜任愉快(有能力承担并能愉快地完成任务);胜兵(能充当士兵参战的人)

 战胜,打败 

 胜殷遏刘。--《诗·周颂·武》

 胜,克

 胜(勝)

 ⒈赢,跟"败"、"负"相对~利。~仗。~不骄。

 ⒉打败(对方)战~。以弱~强。

 ⒊超过~过。~似。~于。略~一筹。

 ⒋优美的,盛大的~地。~景。~会。

 ⒌

 ⒍(旧读shēng)

 ①能担当得起或承受得住~任愉快。不~其烦。

 ②尽不可~数。

 ③又叫"肽"。见肽。

 胜xīng 1.同"腥"。 2.瘦。参见"膌胜"。

 胜qìng 1.见"胜遇"。

 胜shèng 1.能够承受,禁得起。 2.尽。 3.陵,欺凌。
"诛"字解释:诛 

 (形声。从言,朱声。本义声讨、谴责)

 同本义 

 诛,讨也。--《说文》

 诛,代。诛犹责也。--《白虎通》

 诛以驭其过。--《周礼·太宰》

 诛求无厌。--《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齿路马有诛。--《礼记·曲礼》。注罚也。”

 得志于诸侯,而诛无理,曹其首也。--《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于予与何诛?--《论语·公冶长》

 甚悖逆不轨,宜诛讨之日久矣。--汉·桓宽《盐铁论·本议》

 又如诛放(责斥其罪并予以放逐);诛远(斥退疏远);诛惩(声讨惩处);诛心(揭露、指责人的用心)

 杀戮。夺去生命

 立诛杀曹无伤

 诛zhū

 ⒈杀死,铲除~戮ˇ民者~。~锄杂草。

 ⒉谴责,责罚,讨伐口~笔伐。兴兵~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