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窃据要津
比喻用阴谋手段占据重要的职位。
窃据要津
读音(发音): qiè jù yào jīn
详细解释(意思):比喻用阴谋手段占据重要的职位。
出处(典故): 无
示例: 无
成语"窃据要津"逐字解释
"窃"字解释:窃 (会意。 从米,以米为穴,意为虫在穴中偷米吃,是会意字。本义偷) 同本义 窃,盗自中出曰窃。--《说文》 敝舆而欲窃之。--《墨子·公输》 凡窃木者有刑罚。--《周礼·山虞》 小臣窃。--《礼记·礼运》 相窃妻妾。--《诗·桑中序》 乃攘窃神祗之牺牲牲用。--《书·微子》 奸臣窃命。--陆机《辩亡论上》 又如窃窥(偷看);失窃(财物被人偷走);偷窃(盗窃。用不合法的手段秘密取得);窃宝;窃铁(偷取斧钺);窃药(偷药);窃食(偷吃) 篡夺。指非其有而取之;不当受而受之 虽赏之不窃,其窃位者与。--《论语 窃(竊)qiè ⒈偷,用不合法、不正当的手段取得偷~。盗~犯。~据。~国大盗。 ⒉暗中,偷偷地~听。~取。~探。 ⒊私自,私下,旧时谦称自己~谓。~以为不妥。
"据"字解释:据 (形声。本义手靠着;靠着) 同本义 据,杖持也。--《说文》 冯几据杖。--《战国策·燕策》 据轼低头。--《庄子·盗跖》 依靠,凭借 不可以据。--《诗·邶风·柏舟》 神必据我。--《左传·僖公五年》 诚据其势。--《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北据汉沔。--《三国志·诸葛亮传》 向后据地。--《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又如据着(凭着);据梧(依靠着梧桐树);据争(据理争辩);据恃(凭仗);据高临下(凭借高处俯控低处);据凭(依仗) 根据 据于德。--《论语》 据 据(據)jù ⒈占,占有占~。盘~山洞。~为己有。 ⒉靠着,按着~栏杆。左手~膝。〈引〉依靠,凭借~险固守。 ⒊凭依,按照依~。引经~典。~理力争。 ⒋凭证凭~。证~。要收~。有根有~。 ⒌ ⒍见jū。 据jū ⒈ ⒉见jū。 据jǐ 1.搏击;爪持。
"要"字解释:要 (象形。小篆字形。中间象人形,两旁为两手形。表示两手叉腰。本义人腰) 腰”的古字 昔者,楚灵王好细要。--《墨子》 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可佩。--《楚辞》 故量食而食之,量要而带之。--《荀子·礼论》 又如要膂(腰和脊骨。比喻重要部位);要章(腰间所佩的印);要支(腰肢) 五服之一。古代指离都城一千五百里至二千里的地区 远之地为荒服,泛指远方之国);要蛮(极偏远的蛮荒之地) 姓 要 约 要yāo ⒈求~求。 ⒉强求,仗势强求~狭。 ⒊〈古〉同"腰"及"邀"~带。~请。 ⒋ ①提出具体的,希望实现的~求加入共青团。~求到最需要人的地方去。 ②要达到的目的和目标可以满足你的这个要~。 要yào ⒈索取,希望得到~账。~束鲜花。 ⒉叫,请求他~你去一趟。 ⒊应该,必须~自觉。~努力工作。 ⒋即将将~。快~。天~晴了。 ⒌若,如果~是。他~不来,你就去。 ⒍重大,关键~事。~件。~害。~领。~紧。紧~。重~。 ⒎概括,总括概~。提~。纲~。 ⒏保留,作为己有这本书她还~咧。 ⒐ ⒑ ⒒ ⒓ 要yǎo 1.见"要褭"。
"津"字解释:津〈名〉 (会意。金文字形,从舟,从淮。淮”表示淮水。泛指一般的河流。船停泊在河旁,用来渡河。本义渡口) 同本义 津,水渡也。--《说文》 又东至于孟津。--《书·禹贡》 自黄河泛舟而渡者,皆为津也。--《水津注·河水》注 风烟望五津。--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论语·微子》 又如津梁(渡口的桥梁);津人(在渡口以摆渡为生的人);津门(在河流渡口所设置的关隘);津吏(掌管桥梁及河流渡口的官吏);津主(在关卡或渡口检查商旅货物的官吏);津要(渡 口要地。比喻险要的交通据点);津逗(渡水口); 津jīn ⒈渡口~渡。关~。问~(〈喻〉探问)。 ⒉中医指人体分泌出的液体~液。特指唾液,口水望梅生~。 ⒊滋润。 ⒋天津市的简称。 ⒌ ⒍ ⒎ ①补贴(别人)。 ②工资以外的补助费,又指供给制人员的生活零用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