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无人问津

问津询问渡口。比喻没有人来探问、尝试或购买。

无人问津

读音(发音): wú rén wèn jīn

详细解释(意思):问津询问渡口。比喻没有人来探问、尝试或购买。

出处(典故): 晋·陶潜《桃花源记》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遂无问津者。”

示例: 这部传记小说,虽然摆在书架上,却根本~。

无人问津成语接龙

第四个字为"津"的成语

成语"无人问津"逐字解释

"无"字解释: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哲学范畴,指无形、无名、虚无等,或指物质的隐微状态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

 无 

 没有,跟有”相对 

 无,不有也。--《玉篇》

 无若丹朱傲。--《书·益稷》

 无偏无党。--《书·洪范》

 无内人之疏,而外人之亲。--《荀子·法行》

 事不耳闻目睹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苏轼《石钟山记》

 无不伸颈。--《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无不变色。

 无不毕肖。

 无(無)wú

 ⒈没有,跟"有"相对~粮~钱。~穷~尽。

 ⒉不~仿说出。

 ⒊不分,不论,不外~分。~论,地~四方。民~异国。事~大小。~非如此。

 ⒋通"毋"。不,不要~往。

 ⒌

 无mó 1.见"南无"。
"人"字解释: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说文》

 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礼记·礼运》

 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列子·黄帝》

 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清·洪亮吉《治平篇》

 又如人王(人中之王);人满(人多);人寰(人世);人欲(人的嗜欲);人

 人rén

 ⒈能制造工具且能使用工具从事劳动的动物~类。

 ⒉指每一个人~手一册。~自为战。

 ⒊指别人,他人助~为乐。专门利~。

 ⒋指人的品质、表现那个~挺好。

 ⒌指人格或面子真丢~。

 ⒍指人的身体~不舒服。

 ⒎

 ⒏

 ⒐

 ⒑

 ⒒

 ①关于人员的录用、培养、管理、调配、奖惩等工作~事工作。

 ②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事变化。

 ③人情事理不懂~事。

 ④人的意识不省~事。

 ⑤人力所能做的事聊尽~事。

 ⒓

 ⒔

 ⒕

 ①人的道德品质~格高尚。

 ②人的权利和义务尊重~格。

 ⒖
"问"字解释:问 

 (形声。从口,门声。本义问,询问)

 同本义 

 问,讯也。--《说文》

 皇帝请问下民。--《书·吕刑》

 时聘曰问。--《周礼·大宗伯》

 小聘曰问。--《仪礼·聘礼》

 问人于他邦。--《论语》

 善问者如攻坚木。--《礼记·学记》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乐府诗集·木兰诗》

 问其故。--《列子·汤问》

 跪问其故。--《后汉书·列女传》

 景公问政孔子。--《史记·孔子世家》

 豹往到邺,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史记·滑稽列传》

 既克,公问其故。--《左传·庄公十年》

 笑问客从何处来。--唐

 问wèn

 ⒈不知的或不明白的请人解答请~。询~。去~明白。

 ⒉审讯,查究,惩办~案。~罪。胁从不~。

 ⒊管,追究,考察,干预过~。这件事你要亲自去~。

 ⒋安慰,慰劳~候。慰~。

 ⒌

 ⒍

 ①要求回答或解释的题目。

 ②需要研究讨论或尚待解决之事遗留~题。

 ③关键或重要之点~题所在。

 ④事故或意外那辆汽车出~题了。
"津"字解释:津〈名〉

 (会意。金文字形,从舟,从淮。淮”表示淮水。泛指一般的河流。船停泊在河旁,用来渡河。本义渡口)

 同本义 

 津,水渡也。--《说文》

 又东至于孟津。--《书·禹贡》

 自黄河泛舟而渡者,皆为津也。--《水津注·河水》注

 风烟望五津。--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论语·微子》

 又如津梁(渡口的桥梁);津人(在渡口以摆渡为生的人);津门(在河流渡口所设置的关隘);津吏(掌管桥梁及河流渡口的官吏);津主(在关卡或渡口检查商旅货物的官吏);津要(渡

 口要地。比喻险要的交通据点);津逗(渡水口);

 津jīn

 ⒈渡口~渡。关~。问~(〈喻〉探问)。

 ⒉中医指人体分泌出的液体~液。特指唾液,口水望梅生~。

 ⒊滋润。

 ⒋天津市的简称。

 ⒌

 ⒍

 ⒎

 ①补贴(别人)。

 ②工资以外的补助费,又指供给制人员的生活零用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