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曲终奏雅

乐曲到终结处奏出了典雅纯正的乐音◇比喻文章或艺术表演在结尾处特别精采。也比喻结局很好。

曲终奏雅

读音(发音): qǔ zhōng zòu yǎ

详细解释(意思):乐曲到终结处奏出了典雅纯正的乐音◇比喻文章或艺术表演在结尾处特别精采。也比喻结局很好。

出处(典故): 《汉书·司马相如传赞》扬雄以为靡丽之赋,劝百而风一,犹骋郑卫之声,曲终而奏雅,不已戏乎?”

示例: 这真是~”,令人如释重负,觉得天皇毕竟圣明,好人也终于得救。★鲁迅《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

第三个字为"奏"的成语

成语"曲终奏雅"逐字解释

"曲"字解释:曲〈形〉

 弯曲,不直 

 曲,象器曲受物之形。--《说文》

 曲,折也。--《广雅·释诂一》

 木曰曲直。--《书·洪范》

 曲,不直也。--《玉篇》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荀子》

 曲挺纵横。--《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以曲为美。--清·龚自珍《病梅馆记》

 之疏之曲。

 又如曲录(弯弯曲曲);曲律(曲吕。弯曲的样子);曲弯弯(像弓一样弯);曲蟮(蚯蚓);曲盖(古时仪杖用的曲柄华盖);曲兵(形体弯曲的兵器)

 迂曲;婉转 

 曲qǔ

 ⒈文体名。能唱、能歌或供表演的一种文词散~。歌~。戏~儿。小~子。

 ⒉歌谱歌~。作~。~高和寡。~终奏雅。

 曲(

 ⒍黡、

 ⒍麴)qū

 ⒈弯,跟"直"相对~折。弯~。~径。~尺。

 ⒉不公正,不合理~意。~解。~从。

 ⒊弯曲的地方河~。

 ⒋偏僻隐秘的地方乡~。心~。

 ⒌局部,不全~见。

 ⒍含有大量能发酵的活微生物或其酶类的发酵剂或糖化剂,一般用大麦、大豆、麸皮等培养微生物制成酒~。
"终"字解释:终 

 (形声。从糸,冬声。甲骨文字形,象一束丝,两头象结扎的末端。本义把丝缠紧)

 同本义 

 终,絿丝也。--《说文》

 旋终在项。--《睡虎地秦墓竹简》

 终了;结束。与始”相对 

 终,极也;终,穷也。--《广雅》

 天禄永终。--《论语》

 君子以永终知敝。--《易·象下传》。虞注坤为永终。”

 终朝三拕之。--《易·讼》

 庶人终食。--《国语·周语》

 妇怨无终。--《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终继五国迁灭。--宋·苏洵《六国

 终zhōng

 ⒈末了,完了,结束,跟"始"相对~了。~点。~止。剧~。〈引〉死,生命完结寿~。

 ⒉毕竟,到底~归。~于。~究。~见成效。

 ⒊尽,全,从开始到末了~日。~年。~生(~身)。

 ⒋

 ⒌

 ①久远,永远。

 ②经常。

 ③往昔,自古以来。
"奏"字解释:奏 

 (会意。小篆字形。上为屮”,初生的草,有上进义;中为双手形;下为本”,行趋之义。本义奉献,送上)

 同本义 

 奏,进也。--《说文》

 敷奏以言。--《虞书》

 以奏肤公。--《诗·小雅·六月》

 各奏尔能。--《诗·小雅·宾之初筵》

 予乘四载,随水刊木,既益奏庶鲜食。--《书·益稷》

 相如奉璧奏秦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使奏其技。--清·黄宗羲《柳敬亭传》

 以夏进炉,以冬奏扇。--《论衡·逢遇》

 燕姬奏妙舞,郑女发清歌。--萧纪《同萧长史看妓》

 俟封奏时潜易之而己。--方苞《狱中杂记》

 奏zòu

 ⒈作乐,按照曲调吹打乐器~乐。伴~。独~。

 ⒉呈现,取得~效。~捷。

 ⒊〈古〉指向君王进言或上书~本。~章。

 奏zǒu 1.奔走。 2.趋向。

 奏còu 1.通"凑"。聚集﹔会合。 2.通"腠"。皮肤的纹理。
"雅"字解释:雅 

 (形声。从隹,牙声。从隹,与鸟有关。本义鸟名,乌鸦的一种。《说文》楚乌也。”)

 正确;合乎规范 

 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毛诗序》

 文章尔雅。--《史记·三王世家》。索隐皆训正也。

 雅之为言正也。--《风俗通·声音》

 雅者,古正也。--《白虎通·礼乐》。按说文疋下古文,以为诗大雅字。疋字隶体似正,故傅会训正,其实古文借疋为諝,后又借雅为諝也。风,讽也。雅,諝也,颂,诵也。此四

 始之本字。

 辞令就得谓之雅。

 君子安雅。--《荀子·荣辱》。注正而有美德者谓之雅。”

 察

 雅yǎ

 ⒈正确的,规范的察纳~言。~乐(原本是西周时的宫廷音乐,后来泛指官方音乐)。~声(指诗歌)。

 ⒉高尚,美好大方~性。~观。~正。~兴。文~。

 ⒊敬词~鉴。~意。~教。

 ⒋交情一面之~。

 ⒌平素,向来~素。

 ⒍甚,很~善鼓瑟。~非所欲。

 雅yā 1."鸦"的古字。 2.用同"丫"。参见"雅鬟"。

 雅yá 1.君雅,即君牙,周穆王司徒。 2.小伢,小孩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