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法脉准绳

犹言法则标准。

法脉准绳

读音(发音): fǎ mài zhǔn shéng

详细解释(意思):犹言法则标准。

出处(典故):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授曲》尝怪天地之间,有一种文字,即有一种文字之法脉准绳载之于书者。”

示例:

第三个字为"准"的成语

成语"法脉准绳"逐字解释

"法"字解释:法 

 (会意。从水”,表示法律、法度公平如水;从廳”,即解廳,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据说,它能辨别曲直,在审理案件时,它能用角去触理曲的人。基本义刑法;法律;法度)

 同基本义 

 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廳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会意。--《说文》

 利用刑人,以正法也。--《易·蒙》

 惟作五虐之刑曰法。--《书·吕刑》

 法者,刑罚也。所以禁强暴也。--《盐铁论·诏圣》

 杀戮禁诛谓之法。--《管子·心术》

 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大戴礼记》

 失期

 法 fǎ

 ⒈由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颁布后强制执行的规则~令。~律。宪~。民~。刑~。犯~∠~。

 ⒉规律~则。

 ⒊处理事物的手段方~。办~儿。乘~。疗~。想个~子。

 ⒋标准,仿效,可仿效的~帖。~书。效~。便国不必~古。

 ⒌佛教的教义佛~。

 ⒍封建迷信的骗人把戏~术。作~。

 ⒎

 【法宝】

 ①佛教用语。指佛说法,也指僧尼的衣钵、锡杖等。

 ②宗教或神魔、童话小说中所谓的法力、宝物等。〈喻〉特别有效的思想、事物、方法等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的三大~宝。

 ⒏

 【法院】行使审判权的国家机关。

 ⒐

 【法家】

 ①对书法家、画家的尊称。

 ②春秋战国时期主张"法治"的一个学派,以商鞅、韩非等为代表。
"脉"字解释:脉脉 mo

 

 温情脉脉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朱自清《荷塘月色》

 脉  mai

 (会意∠起来表示身体里的一种支脉。本义血管)

 同本义 

 衺犹分也。衺行体中,谓血脉流转于体中也。”朱骏声曰按,字俗作脉。”

 夫脉者,血之府也。--《素问·脉要精微论》

 骨著脉通,与体俱生。--王符《潜夫论·德化》

 又如动脉;静脉;脉脉相通(血管彼此相通)

 指事物如血管连贯有条理者 

 雪缕青山脉,云生白鹤毛。--王建《

 脉(脈、衇)mài

 ⒈血管动~。静~。

 ⒉像血管那样连串而成系统的东西叶~。山~。矿~。

 ⒊

 脉(脈、眽)mò

 ⒈
"准"字解释:准 

 (准本为凖的俗字,现为凖的简化字。但在未简化前,准习用的意义,与凖字有别)

 公文用语 

 乃于战所,准当时兵士,人种树一株,以旌武功。--《周书·文帝纪下》

 又如批准;照准;准如所请 (2) 引申为比照,作某类事物看待。如准前例办理;准平原;准尉 (3) 表示依据、根据。如准某部函

 决定,必定 

 这准是使猛了劲,岔了气了。--《儿女英雄传》

 折充;抵充 

 连身上外盖衣服,脱下准了店钱。--《醒世恒言》

 新旧钱暂兼行,新钱

 准zhǔn

 ⒈允许,许可~许。~假。照~。

 ⒉依照,按照~此制作。

 ⒊跟某类事物相似的~平原。

 ⒋法则,标准~则。按此为~。

 ⒌通"埻"。箭靶。

 ⒍测定水平的东西~绳。水~。

 ⒎正确~确。说得~。放之四海皆~。

 ⒏一定,确实她~来。~能按时到达。

 ⒐鼻子隆(高)~。

 ⒑把握这件事我没~儿。
"绳"字解释:绳 

 (形声。从糸,蝇省声。本义绳子)

 同本义 

 绳,索也。--《说文》

 大者谓之索,小者谓之绳。--《小尔雅》

 巽为绳直。--《易·说卦》

 作结绳而为网罟。--《易·系辞传》

 言纶之绳。--《诗·小雅·采绿》

 民结绳而用之。--《庄子·胠箧》

 病者困剧…若见鬼把椎锁绳纆,立守其旁。--汉·王充《论衡·订鬼篇》

 绿碧青丝绳。--《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又如绳床(交床;交椅);绳缢跌扑(用绳子吊死,跌倒摔死);绳文(文字未创造以前,结绳代替文字,称为绳文);绳桥(用绳索连结两岸的桥);绳头(绳的

 绳(纊)shéng

 ⒈由两股或两股以上的棉、麻、棕、草、金属丝、化学纤维等拧成的条状物~索。棕~子。尼龙~。

 ⒉木工用的墨线~墨。〈喻〉标准,规矩,法则,法度有~可依。

 ⒊制裁,约束~之以法。

 绳yìng 1.草结籽。《周礼.秋官.藄氏》"秋绳而芟之。"郑玄注"含实曰绳。"陆德明释文"绳音孕,以证反。"

 绳mǐn 1.见"绳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