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默而识之

默不语,不说话。识记。把所见所闻默默记在心里。

默而识之

读音(发音): mò ér shí zhī

详细解释(意思):默不语,不说话。识记。把所见所闻默默记在心里。

出处(典故):

示例:

成语"默而识之"逐字解释

"默"字解释:默 

 (形声。从犬,黑声。本义狗突然窜出追人)

 闭口不说话 

 恭默思道。--《书·说命》

 默而识之。--《论语》

 或默或语。--《易·系辞》

 三年默以思道。--《国语·楚语》

 我不欲战而能默。--《左传·昭公十五年》

 默坐低双眉。--白居易《移家入新宅》

 又如默然不语(静默而不作声);默默无言(沉默不语)

 幽静 

 默顺风以偃仰兮。--《楚辞·惜贤》。注寂也。”

 通墨”。不廉洁,贪污 

 贪以败官为默,杀人不忌为贼。--《孔子家语·正论》

 默 

 默写 

 默、嘿mò不说话,不出声~想。~写。~ ~无闻。~认(心里承认)。 "嘿"另见hēi。
"而"字解释:而 

 (象形。小篆字形,象胡须形。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内外两层,外层象两腮的胡子,内层象生在嘴下的胡子。而”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颊毛) 同本

 义 

 而,颊毛也。--《说文》

 而 

 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表示并列关系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表示递进关系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表示承接关系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

 而 ér

 ①〈古〉你;你的余知~无罪也。(《左传·昭公二十年》)、必欲烹~翁。(《史记·项羽本记》)

 ②表示并列、转折、顺接等国富~兵强、知一~不知二。

 而néng 1.能够。 2.能力,才能。 3.安定。
"识"字解释:识 

 (形声。从言。戠声。善于言谈,表示有知识,故从言。本义知道;懂得)

 同本义 

 譺,知也。--《说文》

 君子是识。--《诗·大雅·瞻卬》。笺知也。”

 壹宥曰不识。--《周礼·司刺》

 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陶潜《桃花源诗》

 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孙子·谋攻》

 不识有诸?--《孟子·梁惠王上》

 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岂识之?--《左传·成公二年》

 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艰贞若是。--清·袁枚《祭妹文》

 又如识味(知味);识空便(知趣;识相);识道(知圣道);识义(知义

 识(譺)shí

 ⒈知道,认得,能辨别~字。认~。~别。~途老马。

 ⒉学问,应知的,所知道的学~。知~。常~。有~之士。

 ⒊见解,辨别是非的能力见~。远见卓~。

 ⒋

 识(譺)zhì

 ⒈记住,做记号,也指记号、标志博闻强~。表~。款~。
"之"字解释:之 

 (会意。象苃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之,出也。象苃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说文》

 如语焉而未之然。--《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

 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之,适也。--《广雅》

 自伯之东。--《诗·卫风·伯兮》

 之沛公军。--《史记·项羽本纪》

 之虚所卖之。(虚”同墟”)--唐·柳宗元《童区寄传》

 佯狂不知所之者。--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吾欲之南海,何如?--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又如之如(前往);之往(去;

 之zhī

 ⒈到,往由京~川。不知所~。

 ⒉代词。代替人或物爱~重~。取~不尽,用~不竭。

 ⒊代词。这,此,或虚指~子于归(这个女子出嫁)。久而久~。

 ⒋在形容词、名词等之后,跟"的"相当。〈表〉修饰或领属关系光荣~家。四分~三。两年~后。羔羊~皮。中国~富强。人民~英勇。

 ⒌用于主谓结构中间,使其变为偏正结构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⒍文言虚词~乎者也矣焉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