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牛衣病卧

形容贫病交迫。

牛衣病卧

读音(发音): niú yī bìng wò

详细解释(意思):形容贫病交迫。

出处(典故): 宋·刘克庄《沁园春·再和林卿韵》词便羊裘归去,难留严子;牛衣病卧,肯泣王章?”

示例:

成语"牛衣病卧"逐字解释

"牛"字解释:牛 

 (象形。甲骨文字形作牜”。中间一竖表示牛面,上面两竖加弯表牛角,下面两小撇表示牛耳)

 牛属或近缘属的成员。哺乳动物,体型粗壮,角中空,由头骨向两侧呈大弧度伸出。力大,能耕田、拉车。中国产的以黄牛、水牛为主 

 牛,大牲也。--《说文》

 坤为子母牛。--《易·说卦》

 纯离为牛。--《左传·昭公五年》

 东邻杀牛。--《礼记·坊记》

 牛曰太牢。--《大戴礼记·曾子天圆》

 牛田牧田。--《周礼·载师》。司农注牛田以养公家之牛。”

 风吹草低见牛羊。--《乐府诗集·敕勒歌》

 系向牛头充炭直。--唐·

 牛niú

 ⒈家畜,反刍类动物。有黄~、水~、牦~、瘤~等多种。我国产的黄~、水~,力大,能耕田、拉车等。奶、肉供食用。皮制革,骨和角可做器物。

 ⒉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
"衣"字解释:衣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领口,两旁象袖筒,底下象两襟左右相覆,为上衣形。衣”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衣”的字与衣服有关。本义上衣)

 同本义 

 衣,所以蔽体者也。上曰衣,下曰裳。--《说文》

 一戎衣。--《书·武城》。传服也。”

 薄澣我衣。--《诗·周南·葛覃》

 东方未明,颠倒衣裳。--《诗·齐风·东方未明》

 绿衣黄裳。--《诗·邶风·绿衣》

 荀九家乾为衣。--《易·说卦》

 夜披衣坐。--唐·李朝威《柳毅传》

 披紫衣。

 又如衣祛(衣袖);衣袖(衣服的袖子);衣裤(上衣与裤子)

 服装

 衣yī

 ⒈上衣。泛指衣服~裳。内~。~冠楚楚。

 ⒉包在物体外面的胞~。糖~炮弹。

 衣yì穿~轻裘。~羽绒服。
"病"字解释:病 

 (形声。疒形丙声。本义上古时指重病)

 同本义 

 病,疾加也。--《说文》

 疾病外内皆埽。--《仪礼·既夕礼》。注疾甚曰病。”

 坎为心病。--《易·说卦》

 疾病而立之。--《左传·襄公十九年》

 故得病寝衽,畏惧鬼至。--王充《论衡·订鬼》

 与死人同病者,不可生也。--《韩非子·孤愤》

 行年四十而有内热之病以死。--《庄子·达生》

 又如病革(病势危急将死);病亟(病革)

 生理上或心理上不正常的状态 

 君之病在肌肤。--《韩非子·喻老》

 性伤谓之病。--《荀子·

 病 bìng

 ①担忧郑人~之。(《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②困苦;困乏则久已~矣。(《捕蛇者说》)$生理或心理上发生的不正常的状态精神~、他昨天~了。

 ③缺点;错误毛~、语~。

 ④祸害;损害祸国~民。

 ⑥责备;不满世人~之。

 【哺】见【病历】。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有机体。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没有独自的代谢系统,只能在一定种类的活细胞中增殖。能引起人和动植物病害。

 【病笃】病情很重。

 【病假工资】参见【劳动保险】。

 【病历】医务人员对病人患病经过和治疗情况所作的文字记录。每个病人一份。又叫哺、病史。

 【病魔】比喻难以治愈的疾病~缠身。

 【病入膏肓】形容病势严重,已经无法医治。比喻事情严重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膏肓我国古代医学上把心尖脂肪叫膏,把心脏和膈膜之间叫肓,认为这是药力不及的地方。

 【病态】心理或生理上不正常的状态~心理。

 【病恹恹】有病的样子。
"卧"字解释:卧 

 (会意。从人臣。臣”是竖立的眼睛。本义人伏在几案上休息,眼睛呈竖立形)

 同本义 

 坐而言,不应,隐几而卧。--《孟子》。焦循正义卧与寝异,寝于床,卧于几。统言之则不别。”

 一生伏案卧。--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躺;卧而不眠 

 弛然而卧。--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溪头卧剥莲蓬。--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卧听风吹雨。--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宋·陆游《示儿》

 或立或卧。--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又如

 卧冰(卧于冰上。古孝子卧冰事母的

 卧(舙)wò

 ⒈伏在桌子上睡觉伏案而~。

 ⒉躺,趴~床。~下。仰~。~射。

 ⒊睡觉用的~铺。~室。~席。

 ⒋禽兽趴伏鸭~草地。猫~灶旁。

 ⒌平放着木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