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马革裹尸

马革马皮。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指英勇牺牲在战场。

马革裹尸

读音(发音): mǎ gé guǒ shī

详细解释(意思):马革马皮。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指英勇牺牲在战场。

出处(典故): 《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

示例:

第三个字为"裹"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尸"的成语

成语"马革裹尸"逐字解释

"马"字解释:马 

 (象形。早期金文字形,象马眼、马鬃、马尾之形。马”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家畜名)

 单蹄食草大型哺乳动物 

 非固定特征(如体型较大,蹄子较大,颈稍呈弓形,头小,耳短)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韩愈《马说》

 又如马伯乐(相马的人);马首(属马的人);马牌子(官府养马的伕役,他们身上都挂有腰牌作凭证);马曹(官署名。专门管马);马圈(养马的地方);马祭(祭祀马神);马绊(系马用

 的绳子);马褐(马

 马(駌)mǎ

 ⒈家畜。耳小直立,面长,颈上缘有鬃,尾巴有长毛,四肢强健,善跑,供人骑或拉东西等。皮可制革。

 ⒉通"码"筹~。

 ⒊同类中比较大的~蜂(比蜜蜂大)。~勺(大勺)。

 ⒋

 ⒌

 ⒍

 ⒎

 ⒏

 ⒐

 ⒑[马到成功]战马一到就胜利了。形容迅速地取得胜利。
"革"字解释:革 

 (象形。金文字形,象被剖剥下来的兽皮。中间的圆形物,是被剥下的兽身皮,余下的部分是兽的头、身和尾。革”是汉字部首之一,从革”的字多与皮革有关。本义去毛的兽

 皮)

 同本义。皮的总称 

 革,兽皮治去其毛。--《说文》

 齿革羽毛。--《书·禹贡》

 执之用黄牛之革。--《易·遯卦》

 掌秋敛皮,冬敛革。--《周礼·天官》

 江南出梓、姜、桂、金、锡、连、丹沙、犀、瑇瑁、珠玑、齿、革。--《史记·货殖列传序》

 又如人造革;革带(皮带);革笥(用皮作的甲胄);革船(用皮革缝制的船)

 用革制成的甲胄 

 革gé

 ⒈去毛加工制成的兽皮制~厂。皮~大衣。

 ⒉〈古〉兵士所穿盔甲的代称兵~(又指军队或战争)。

 ⒊改变改~。变~。~面洗心。〈引〉除去,撤销~除。~新(除旧创新)。~职(撤销职务)。

 ⒋

 上的重大变革,称为思想~命。

 革jí

 ⒈〈古〉急,重病~(病危)。

 ⒉见gé㈠。
"裹"字解释:裹 

 (形声。从衣,果声。本义包,缠)

 同本义 

 裹,缠也。--《说文》

 朱三百,裹。--《穆天子传》

 富之以国裹。--《管子·君臣》。注谓财货所苞裹而藏也。”

 无不裹也。--《吕氏春秋·本生》。注犹囊也。”

 绿叶紫裹。--宋玉《高唐赋》

 濯颖散裹。--郭璞《江赋》

 乃取蒙冲头舰十艘,载燥荻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资治通鉴》

 伤者手为裹创,死者厚棺殓,酹醊而哭之。--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又如裹束(包裹束缚);裹足(包裹足部。亦作果足”盘缠,盘费);裹革(马革裹尸)

 携带 

 裹guǒ

 ⒈包,缠~腿。~创伤。

 ⒉

 ⒊
"尸"字解释:尸〈名〉

 (象形。小篆字形,屍像卧着的人形。本义祭祀时代表死者受祭的人)

 同本义 

 尸,神像也。象卧之形。--《说文》。按,凭几曰卧。

 神具醉止,皇尸载起。鼓钟送尸,神保聿归。--《诗·小雅·楚茨》

 祝延尸。--《仪礼·士虞礼》。注尸,主也。孝子之祭不见亲之形,象心无所系,立尸而主意焉。又,男,男尸;女,女尸,必使异姓,不使贱者。”

 孙可以为王父尸。--《礼记·曲礼》

 尸,所祭者之孙也。祖之尸则主人乃宗子。祢之尸则主人乃父道。--《仪礼·特牲礼》注

 神主牌,以木为之 

 尸shī

 ⒈死人的身体~体。~首。死~。干~。

 ⒉〈古〉祭祀时代〈表〉死者受祭的人。

 ⒊〈古〉主管,主持~盟(主持盟会)。

 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