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膏肓之疾

指不可医治的绝症。

膏肓之疾

读音(发音): gāo huāng zhī jí

详细解释(意思):指不可医治的绝症。

出处(典故): 《左传·成公十年》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示例: 必欲闻之,则当先之以卑辞,中之以喜色,则~,不劳扁鹊而自愈矣。★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十一

第二个字为"肓"的成语

成语"膏肓之疾"逐字解释

"膏"字解释:膏〈名〉

 (形声。从肉,高声。从肉,表示与肉体有关。本义溶化的油脂,无角动物的油脂)

 同本义 

 膏,肥也。--《说文》。按,膏者,脂也。凝者曰脂,释者曰膏。

 无角者膏。--《大戴礼记·易本命》

 膏者,神之液也。--《春秋·玄命苞》

 内热溲膏。--《庄子·则阳》

 膏之下。--《左传·成公十年》。注心下为膏。”

 雉膏不食。--《易·鼎》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诗·卫风·伯兮》

 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三国志·周瑜传》

 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韩愈《答李翊书》

 又

 膏gào㈠

 ⒈用油脂涂抹车轴或机械~车轴。~发动机。

 ⒉毛笔上蘸墨汁在砚台边上掭~笔尖。~墨汁。

 膏gāo

 ⒈油脂~脂。春雨如~。焚~继晷(晷日光。形容夜以继日)。

 ⒉肥肉~粱(肥肉细粮)。

 ⒊肥沃的~田满野。

 ⒋粘稠的糊状物贴~药。用牙~。雪梨~。

 ⒌

 ⒍
"肓"字解释:肓 

 (形声。从肉,亡声。本义心脏与横隔膜之间的部位。中医认为这是药力达不到的部位) 同本义 

 肓,心下鬲上也。--《说文》

 居肓之上膏之下。--《左传·成公十年》。注鬲也。按心下膏,膏下肓,肓下鬲。”

 又如病入膏肓(古代医学称心尖的脂肪为膏。病极严重,难以医治)

 肓huāng
"之"字解释:之 

 (会意。象苃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之,出也。象苃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说文》

 如语焉而未之然。--《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

 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之,适也。--《广雅》

 自伯之东。--《诗·卫风·伯兮》

 之沛公军。--《史记·项羽本纪》

 之虚所卖之。(虚”同墟”)--唐·柳宗元《童区寄传》

 佯狂不知所之者。--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吾欲之南海,何如?--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又如之如(前往);之往(去;

 之zhī

 ⒈到,往由京~川。不知所~。

 ⒉代词。代替人或物爱~重~。取~不尽,用~不竭。

 ⒊代词。这,此,或虚指~子于归(这个女子出嫁)。久而久~。

 ⒋在形容词、名词等之后,跟"的"相当。〈表〉修饰或领属关系光荣~家。四分~三。两年~后。羔羊~皮。中国~富强。人民~英勇。

 ⒌用于主谓结构中间,使其变为偏正结构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⒍文言虚词~乎者也矣焉哉。
"疾"字解释:疾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大(人),从矢,字形象人腋下中箭。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矢能伤人,矢之去甚速,故从矢会意。”本义受兵伤。泛指疾病)

 轻微的叫疾 

 疾,病也。--《说文》。段注析言之则病为疾加,浑言之则疾亦病也。”

 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韩非子·喻老》

 伯牛有疾,子问之。--《论语·雍也》

 泛指病 

 司马子反辞以心疾。--《韩非子·十过》

 如疾革(病情加重);疾损(病情减转,病情好转);疾动(发病;疾病发作);疾棘(病危)

 废疾;废疾的人。亦泛指病人 

 疾jí

 ⒈病~病。~甚将死。〈引〉痛苦~苦。又〈引〉缺点,毛病残~。小~。讳~忌医。

 ⒉厌恶,憎恨~恶如仇。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

 ⒊妒嫉~贤。~能。

 ⒋快,急速,猛烈~行。~驶。~足先得。~风扫落叶。~雷不及掩耳。

 ⒌疼痛~首蹙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