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摩厉以需
磨快刀子等待。比喻做好准备,等待时机。同摩厉以须”。
摩厉以需
读音(发音): mó lì yǐ xū
详细解释(意思):磨快刀子等待。比喻做好准备,等待时机。同摩厉以须”。
出处(典故): 无
示例: 无
摩厉以需成语接龙
成语"摩厉以需"逐字解释
"摩"字解释:摩 (形声。从手,麻声。本义摩擦,磨蹭) 同本义 摩,研也。--《说文》 刮摩之工。--《考工记》 鎋击摩车而相过。--《战国策·齐策》 人肩摩。--《战国策·秦策》 濯手以摩之,去其皱。--《礼记·内则》 又如摩戛(摩擦。也作磨戛);摩厉(磨物使锐。引申有磨炼、钻研的意思);摩肩接毂(肩挨着肩,车子擦着车子);摩肩(肩挨着肩);摩拭(揩擦) 迫近,接近 又如摩近(接近);摩垒(迫近敌垒);摩霄(接近云天,冲天) 通磨”。磨砺 阴阳相摩,天地相荡。--《礼记·乐记》 是故刚柔相摩,八 摩mā ①用手按住物体一下一下地轻轻移动把衣服~挲平。 摩mó ⒈摸,擦,接触按~。抚~。~破了点皮。~肩继踵。~拳擦掌。 ⒉接近,迫近~近。~天岭。~天大楼。 ⒊研究,切磋,揣测观~。心~意揣。 ⒋ ⒌ ①物体与物体紧密接触,来回移动。 ②(也写作"磨擦")〈喻〉制造事端,引起纠纷、冲突。 ⒍ ⒎ 摩ma 1.助词。表示疑问。
"厉"字解释:厉 (是砺”的本字。从厂,象山崖形,表示与山石有关。本义磨刀石) 同本义 段注旱石者,刚于柔石者也。字亦作厲、作祕。”朱骏声曰精者曰厎,粗者曰厉『书地理志,述禹贡砥厉砮丹;诗公刘,取厉取锻,礼内则,刀砺;西山经,苕水其中多砥厉; 中山经,阴山多砺石。” 涉渭为乱,取厉取锻。--《诗·大雅》。陆德明《经典释文》厉,本又作砺。” 祸患;危险 降此大厉。--《诗·大雅·瞻卬》 又如厉阶(祸端) 恶鬼 晋侯梦大厉。--《左传·成公十年》 疠,瘟疫,传染病 盗贼 厉(厲)lì ⒈"砺"的本字。磨刀石泰山若~。〈引〉磨,磨练~兵秣马。以~其气。 ⒉严,严肃严~。声色俱~。 ⒊严格,切实~行节约。 ⒋勉励以~三军。 ⒌很,凶猛,猛烈~害。雷~风行。 ⒍祸患,桅降此大~ 厉lài 1.生癞疮;癞疮。 2.指生癞病的人。
"以"字解释: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金文字形,象人。本义用) 同本义。有一部分现已弱化成了介词 以,用也。--《说文》 以,用也。--《小尔雅》 凡师能左右之曰以。--《左传·僖公二十六年》 封疆社稷是以。--《左传·定公十年》 纯以形式。--蔡元培《图画》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论语》 又如以手代足(爬行。表示甘愿认错受罚);以疏间亲(关系疏远的人离间关系亲密的人);以耳为目(把听到的当作亲眼目睹的);以指测河(用手指测量河水的深浅。比喻达不到目 的) 使,令 向欲以齐事王攻宋也。--《战国策》 又如以彰 以yǐ ⒈拿,把,用,将~礼相待。~理服人。~儆效尤。~退为进。~逸待劳。 ⒉依,顺,按照~次进入。~此类推。 ⒊因,因为不~人废言。不~失败而灰心。 ⒋在,于(指日、时)~1921年7月1日成立了中国共产党。 ⒌来,目的在于学文化,~增长知识。遵守交通规则,~免发生车祸。 ⒍连词~及。~至(一直到)。~致(因而)。所~。 ⒎文言连词。用法同"而"城高~厚。地广~深。 ⒏语气词。跟"可"、"得"、"足"、"能"、"堪"等连用可~合作。得~观赏。足~胜任。堪~媲美。 ⒐放于位置词前〈表〉时间、方位、数量等的界限五天~内。长江~南。七尺~下。 ⒑ ⒒〈古〉通"已"。已经固~怪之矣。 ⒓
"需"字解释:需 (会意。从雨而声。需”指遇雨,停在那里等待。本义等待) 同本义 需,须也。--《易·需》。传需者,待也。” 聂许闻之需役。--《庄子·大宗师》 九江需次今几年,去去渌水依红莲。--宋·楼钥《送袁恭安赴江州节推》 略举数端,以需善择。--清·包世臣《文谱》 又如需次(候补官员依照资历补缺);需铨(等待铨选录用) 需要 零星需用亦在账房内开销。--《红楼梦》 又如按需分配;必需;需用(需要的用度) 索取 只为前日毛延寿,指写丹青,遍需金帛。--明·陈玉阳《昭君出塞》 需 需xū ⒈要求,应该有,必须有~要。~求。必~品。按~分配。 ⒉必须要用的物资军~品。 需nuò 1.懦弱;畏怯。 需ruǎn 1.柔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