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一力承当

一力独力。一个人独自负责。

一力承当

读音(发音): yī lì chéng dāng

详细解释(意思):一力独力。一个人独自负责。

出处(典故):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九开棺之罪,我一力当之,不致相累。”

示例: 你再去说,如果他肯归降,但有山高水低,我~。(清·俞万春《荡寇志》第十七回)

成语"一力承当"逐字解释

"一"字解释:一 

 (指事。一”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数词。大写作壹”。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

 同本义 

 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说文》

 一也者,万物之本也。--《淮南子·诠言》

 抱一而天下试。--《老子》

 故一人有事于四方。--《书·君奭》。传天子也。”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汉·贾谊《过秦论》

 一夫夜呼,乱者四应。(公元九二年六月,李存莇妻刘皇后听信宦官诬告,杀死大臣郭崇韬,时谣言纷起,人心惶惶。屯驻在贝州(现河北省清河县)的军人皇甫晖勾结党羽作

 一yī

 ⒈数目字。整数中最小的数~龙~猪。

 ⒉纯,专~心~意。用心~也。

 ⒊相同,同样~致。~模~样。

 ⒋全,满~如既往。~网打尽。~身是胆。

 ⒌又,其它,另外昆明市~名春城。

 ⒍用在重叠动词的中间,〈表〉稍微,短暂试~试。望~望。停~停。

 ⒎跟"就"呼应。

 ①〈表〉每逢~想到要回祖国,就归心似箭。

 ②〈表〉两事的时间紧接着~教就懂。~学就会。

 ⒏〈古〉副词。乃,竟~至此乎!

 ⒐〈古〉副词。

 ⒑〈古〉副词。一旦,一经~闻人之过,终身不忘。

 ⒒旧时乐谱记音符号之一,相当于简谱的低音"7"。

 ⒓

 ①特定~定的阶级。

 ②相当工作上取得了~定的成绩。

 ③规定,确定按~定的规章办事。

 ④必然共产主义~定会实现。

 ⒔

 ⒕

 ⒖
"力"字解释:力〈名〉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耒形,有柄有尖,用以翻地。用耒表示执耒耕作需要花费力气。力”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体力,力气)

 同本义 

 力,筋也。像人筋之形。--《说文》。筋下曰肉之力也。二篆为转注。筋者其体,力者其用也。

 其行之以货力。--《礼记·礼运》。注筋骸强者也。”

 力农数耘。--《汉书·食货志》。注谓勤作之也。”

 有力如虎,执辔如组。--《诗·邶风》

 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以缚背刃,力上下,得绝。--唐·柳宗元《童区寄传》

 力lì

 ⒈能量,效能~量。~气。视~。电~。能~。效~。生产~。身强~壮。

 ⒉用极大的力量尽~。竭~。~争上游。

 ⒊物理学名词。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作用叫做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是力的三要素。
"承"字解释:承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跽跪着的人,下面象两只手∠起来表示人被双手捧着或接着。本义捧着)

 

 承,奉也。受也。--《说文》

 女承筐无实。--《易·归妹》。虞注自下受上称承。”

 承筐是将。--《诗·小雅·鹿鸣》

 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清·姚鼐《登泰山记》

 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后汉书·张衡传》

 又如承印(捧印);承萼(指物件承托的联结部分);承盘(托盘)

 继承 

 朱明未承夜兮。--《楚辞·招魂》。注续也。”

 承

 承 chéng

 ①托着;接着~之以首(用头托着)。

 ②承担;接受~印、~办。

 ③客套话。受到~老兄款待,不胜感激。

 ④继续;接续一脉相~。

 ⑤姓。

 【承包】法人、集体或个人接受工程或大宗定货等,负责完成。

 【承德避暑山庄】清代帝王夏日避暑和处理政务之所。位于河北承德市北部,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乾隆五十五年(1790)竣工,是中国现存占地最大的皇家园林

 。又称热河行宫。

 【承接复句】分句间具有先后相继关系的复句。其中的各个分句按顺序说出连续的动作或相关的事情。常用'就、便、才、于是、后来'、'首先…然后'、'起先…后来'等关联词

 。又称连贯复句。

 【承接句群】一句接一句,往往按时间推移、位置变换的顺序依次排列的几个句子。常用'于是、就、接着'或'起初…后来'等关联词语联结。

 【承蒙】客套话。得到;受到~热情款待,不胜感激。

 【承前启后】见【承先启后】。

 【承上启下】

 【承上起下】接续上面的并引起下面的(多用指文章结构等)。

 【承先启后】继承过去的,开创未来的(多用于事业、学问等)。又作承前启后。

 【承压水】埋藏在上下两个隔水层之间,承受一定压力的地下水。与一定的地质构造有关,埋藏较深。当上面隔水层钻穿后,可涌出地表。又称自流水。

 承chéng

 ⒈托着,捧着~尘(天花板)。~饮而进献。

 ⒉担当,接受,蒙受~担。~包。~当。~受。~蒙。~情。~教。

 ⒊继续,接续继~。~接。~前启后。

 ⒋〈古〉通"乘"。趁着。

 ⒌

 ①〈表〉同意,认可~认过错。

 ②国际上指对新国家、新政权的法律地位予以肯定。

 承zhěng 1.援救。

 承zèng 1.馈赠。

 承zhēng 1.古代地名用字。

 承zhèng 1.古地名用字。
"当"字解释:当 

 (形声。从田,尚声。本义两块田相当、相等)

 对等;相当于 

 当,田相值也。--《说文》

 必当其位。--《吕氏春秋·孟夏纪》

 蔽贤者当之。--《孟子·离娄下》

 朱也当御。--《国语·晋语》

 当之者戕焉。--《国语·晋语一》

 又如旗鼓相当;门当户对;当才(才能与所任之事相当);当匹(匹敌;对等);实力相当

 面对着 

 木兰当户织。--《乐府诗集·木兰诗》

 又如当户(对着门户);当风(正对着风);当着矮人,别说短话(面对着某种有缺陷的人,不要说有关他短处的话,以避影射之嫌);当头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