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撼天震地

撼摇动;震震动。震动了天地。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

撼天震地

读音(发音): hàn tiān zhèn dì

详细解释(意思):撼摇动;震震动。震动了天地。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

出处(典故): 《三国志·魏志·文帝纪》裴松之注惟黄初七年五月七日,大行皇帝崩,呜呼哀哉!于时天震地骇。”《水经注·河水》涛涌波襄,雷奔电泄,震天动地。”

示例:

第一个字为"撼"的成语

成语"撼天震地"逐字解释

"撼"字解释:撼 

 (形声。从手,感声。本义摇动;动摇) 同本义 

 撼,动也。--《广雅》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调张籍》

 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宋史·岳飞传》

 又如撼落(摇落);撼摇(摇动,动摇);撼顿(摇动,颠踬)

 撼hàn摇动震天~地。震~人心。~山易,~岳家军难。
"天"字解释:天〈名〉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说文解字注》

 又如天灵(人或其他动物的头顶骨);天灵盖(头顶骨)

 古代的墨刑。在额头上刺字的刑罚 

 天,刑名。剠凿其额曰天。--《集韵》

 《其人天且劓。--《易·睽卦》。虞注黥额为天。”

 天空 

 天,至高无上。--《说文》

 天,气也。--《论衡·谈天》

 形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神话四则·形天》

 天似穹庐。--《乐府诗集·杂

 天tiān

 ⒈高空~空。满~星。

 ⒉高处,顶部~线。~窗。~桥。~头(书页上头的空白部分)。

 ⒊最,极~好,就这么办。

 ⒋指自然界,生成的~然。~灾。~险。~生的。人定胜~。

 ⒌气象~气。~冷。~晴。

 ⒍时间,一昼夜,一段时间一~。今~。白~。过几~。

 ⒎季节,时节秋~。冷~。三伏~。

 ⒏迷信者所谓的"神、佛、仙人或他们的住地"~神、~意、~堂等都是虚构的、没有的。归~(又指死亡)。

 ⒐

 ⒑

 ①世界上。

 ②江山。

 ⒒

 ⒓

 ⒔

 ⒕

 ⒖

 ⒗

 ①单纯直率,不虚伪,无做作。

 ②用一般的、简单的事物去推断特殊的、复杂的事物想得~真。

 ⒘
"震"字解释:震 

 疾雷(霹雳)使物体振动~夷伯之庙”。~霆。

 雷烨烨~电。”

 巨大的力等使物体剧烈颤动~撼。~荡。~颤。~响。~动。声~遐迩。

 迅速或剧烈地颤动地~。身子不由得一~。

 特指地震”~灾。~源。~中。~级。~情。防~。抗~。余~。

 惊恐或情绪过分激动~惊。~怒。~骇。~慑。

 〔~旦〕佛教经籍中的译名,指中国。

 震zhèn

 ⒈雷~电。

 ⒉急速或剧烈地颤动~动。~荡。~耳。地~。~撼人心。

 ⒊惊恐,害怕或情绪过分激动~惊。~怖。~怒。

 ⒋威风,威严威~。

 ⒌八卦之一。代表雷。

 震shēn 1.怀孕。
"地"字解释:地 

 用在状语和中心词之间 

 表示动态,相当于着”。常附在立、卧、坐等不及物动词的后头

 后妻向床上卧地不起。--《舜子变文》

 还用于状语后或补语前

 相看月未坠,白地断肝肠。--唐·杜甫《越女词》

 地 

 (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同本义,与天”相对 

 立字士力于一者为地。--《春秋·元命苞》

 土乙力为地。--《尔雅·释地》

 地生养万物。--《管子·形势解》

 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