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典章文物

指法令、礼乐、制度以及历代遗留下来的有价值的东西。

典章文物

读音(发音): diǎn zhāng wén wù

详细解释(意思):指法令、礼乐、制度以及历代遗留下来的有价值的东西。

出处(典故): 《明史·文苑传·徐一夔》幸而天历间虞集倣六典法,纂《经世大典》,一代典章文物粗备。”

示例:

第一个字为"典"的成语

成语"典章文物"逐字解释

"典"字解释:典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册”字,下面是大。本义重要的文献、典籍)

 同本义 

 典,五帝之书也…庄都说,典,大册也。--《说文》。按,谓从册,从大,古文从古文册。

 典,经也。--《尔雅·释言》

 不可为典要。--《易·系辞》

 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左传·昭公十二年》

 司晋之典籍。--《左传·昭公十五年》

 不远而复,先典攸高(重贵)。--丘迟《与陈伯之书》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后汉书·张衡传》

 又如药典;字典;释典(佛经);法典;佛典;引经据典;典志(记载政

 典 diǎn

 ①标准;法则~范、~型。

 ②典范性的书籍~籍、词~。

 ③郑重的仪式~礼。

 ④诗文中引用的古书里的故事或词句~故、用~。

 ⑤抵押(旧时一方将土地或房屋押给另一方,换取一定款项,不计利息,议定还款期限,到时赎回)。

 ⑥姓。

 【典范】可以作为学习榜样的人物或事件。

 【典故】诗文中引用的古书里的故事或词句。

 【典籍】记载古代法制的图书。也泛指可以作为标准、典范的书籍。

 【典礼】隆重举行的仪式。

 【典型】

 ①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或事件。

 ②具有代表性的他的看法很~,值得重视。

 ③文学艺术作品中用艺术概括手法表现人的社会特征的艺术形象。它既表现了人的一定的社会特征,同时又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典型化】指概括现实生活、创造典型形象的艺术方法。作家、艺术家在创作时,根据自己对生活的深刻观察和独特理解,把日常现象集中起来,进行深入的开掘和精细的提炼

 ,创造出既具有鲜明个性特征又能反映某一特定时代的社会本质的艺术形象。

 【典型环境】文艺作品中典型人物所生活的、决定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促使人物行动的特定环境。它能概括地反映出一定历史时代的社会生活及其发展趋势。

 【典型性】指作家、艺术家塑造艺术形象所达到的概括化和个性化统一的程度。艺术形象的个性特征越鲜明、生动,而所揭示的社会本质越深刻,即个性与共性越统一,典型性

 就越高。也指一般讲话、论著对事物所作的既有高度概括力、又有鲜明个性特征的评述。

 【典雅】文章内容有根基,文词优美不粗俗。

 【典章】法令制度。

 典tiǎn 1.见"颀典"。
"章"字解释:章 

 (会意。从音十。音指音乐,十”是个位数已终了的数,合起来表示音乐完毕。本义音乐的一曲)

 同本义。今称乐章” 

 章,乐竟为一章。--《说文》

 读乐章。--《礼记·曲礼》。疏谓乐书之篇章。”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苏轼《前赤壁赋》

 王乃为歌诗四章,令乐人歌之。--《史记·吕太后本纪》

 又如章夏(古代乐章名。九夏”之一)

 棵;根 

 山居千章之材。--《史记·货殖列传》

 章 

 在绘画或刺绣上,赤与白相间的花纹叫章” 

 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

 章zhāng

 ⒈音乐的一曲,诗歌文词等的段落乐~。篇~。请看第三~。〈引〉作文或作品的一篇做文~。下笔成~。

 ⒉封建时代呈给皇帝的奏本奏~。

 ⒊规程,条款,条理,法规~程。规~。简~。党~。约法三~。杂乱无~。训~明法。

 ⒋印鉴印~。盖~。

 ⒌标志证~。袖~。

 ⒍花纹黑质而白~(质底子)。
"文"字解释:文 

 (象形。甲骨文此字象纹理纵横交错形。文”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花纹;纹理)

 同本义 

 文,错画也。象交文。今字作纹。--《说文》

 五章以奉五色。--《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注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黼。”

 美于黼黼文章。--《荀子·非相》

 茵席雕文。--《韩非子·十过》

 织文鸟章,白旆央央。--《诗·小雅·六月》

 斑文小鱼。--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又如文驾(彩车);文斑(杂色的斑纹);文旆(有文彩的旗帜);文绣(绣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刺花图案);文织(有

 文wén

 ⒈事物的纹理或形象,线条交错的图形、花纹水~。天~。蝮蛇多~。

 ⒉刺画花纹~身。

 ⒊字,记录语言的符号~字。甲骨~。

 ⒋掩饰~饰。~过饰非。

 ⒌温和,柔和,不猛烈~雅。~ 火。~绉绉。

 ⒍外表,容态~质彬彬。

 ⒎华美~采。

 ⒏非军事的,关于知识分子的~职。~事。~人。能~能武。

 ⒐旧时指礼乐典章制度虚~。繁~缛节。

 ⒑量词。旧时铜钱一枚称一文。〈引〉金钱一~不值(毫无价值)。

 ⒒

 ⒓

 ①错综华美的色彩或花纹~章灿烂华丽。

 ②独立成篇的有组织的文字,也省称"文"一篇好~章。作~。论~。散~。小品~。

 ③指暗中含有的意思这件事还大有~章。

 ⒔

 ⒕

 ⒖

 ⒗

 ①通常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之总和。

 ②考古学用语。指同一个历史时期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如仰韶~化。

 ③指语文、艺术、教育、科学等知识和运用文字的能力~化程度。

 ⒘

 ⒙

 ①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和具有较高文化的状态。跟"野蛮"相对物质~明。精神~明。中国是人类古代~明发源地之一。

 ②旧指二十世纪初期从西方国家传来的习俗和事物~明戏。~明棍。
"物"字解释:物 

 (形声,从牛,勿声。勿”是一种杂色旗,表示杂色。本义万物)

 同本义 

 物,万物也。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故从牛。--《说文》

 物以群分。--《礼记·乐记》

 四时之散精为物。--《淮南子·天文》

 物也者,大共名也。--《荀子·正名》

 九曰物贡。--《周礼·太宰》

 又如物品(各种财货、物件);物母(万物的本源);物曲(物的性能);物如(事物的本源);物序(事物的规律);物祖(万物之祖);物际(事物的界限);物恺(愿各物安乐);物灵(万物之

 灵);物用(百物器用)

 物件,东西 

 庞然大物。--唐·柳宗元《三

 物wù

 ⒈东西~品。矿~。爱护公~。

 ⒉我以外的人(多指众人)恐遭~议。待人接~。

 ⒊内容,实质言之有~。空洞无~。

 ⒋

 ⒌

 ⒍

 ⒎

 ①离开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客观世界~质不灭。

 ②指供穿、吃、住、用等的东西~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