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不念旧恶

念记在心上。不计较过去的怨仇。

不念旧恶

读音(发音): bù niàn jiù è

详细解释(意思):念记在心上。不计较过去的怨仇。

出处(典故): 《论语·公冶长》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示例: 谁叫咱们有~的泱泱大国之风。”★俞平伯《我生的那一年》

成语"不念旧恶"逐字解释

"不"字解释: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

 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韩非子·喻老》

 老妇不闻也。--《战国策·赵策》

 被驱不异犬与鸡。--唐·杜甫《兵车行》

 后遂不复至。--明·魏禧《大铁椎传》

 又如不会;不大;不一定;不古(不古朴。意指社会风气衰落、败坏);不勾(不消;不够;不到);不才(没有才能。自称的谦词;不成才);不才之
"念"字解释:念〈动〉

 (形声。从心,今声。本义常思;思念,惦念)

 同本义 

 念,常思也。--《说文》

 天念尔祖。--《诗·大雅·文王》

 不念昔者。--《诗·邶风·谷风》

 不念旧恶。--《论语》

 念悲其远。--《战国策·赵策》

 念鬼。--《史记·陈涉世家》

 念母劳家里。--《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念蒙君实。--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因念黄山当平生奇览,而有奇若此。--《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又如念诵(念叨);念恤(挂念忧虑);念旧(不忘故旧);念思(怀念);念想(想念);念一(思念大道);念恋(思念爱恋)

 思考, 考虑 

 念niàn

 ⒈惦记,常思常想惦~。思~。怀~。

 ⒉想法~头。克服私心杂~。

 ⒊同唸。

 ⒋"廿"的大写。

 念diàn 1.见"念?"
"旧"字解释:旧 

 (形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萑”,鸱鸟类;下面是臼”,作声符。本义鸟名)

 鸺鷙,即猫头鹰 

 故交,老交情 

 待之若旧。--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与之有旧。--清·全祖望《梅花岭记》

 与相国有旧。--清·周容《芋老人传》

 又如怀旧;有旧;念旧;亲戚故旧;旧雨

 原有的典章制度 

 不必循旧。--《淮南子·泛论》

 又如复旧;照旧

 指世族 

 通丘”。丘冢,坟墓 

 越王不隳旧冢。--《说苑·尊贤》

 越王

 旧(舊)jiù

 ⒈陈的,过时的,跟"新"相对~的。~日。守~。~调重弹。〈引〉原来的,从前的~山河。~地重游。~恨新仇。

 ⒉老朋友,有交情的人~友。~交。亲戚故~。~雨重逢(旧雨老朋友)。
"恶"字解释:恶 

 (形声。从心,亚声。本义过失)

 同本义 

 恶,过也。--《说文》

 恶上安西。--《颜氏家训》

 吾以志前恶。--《左传·定公五年》

 君子之遏恶扬善。--《易·象传》

 又如恶恶从短(对于人的过失,不十分苛责,适可而止)

 泛指一般罪恶 

 恶积祸盈。--南朝齐·丘迟《与陈伯之书》

 又如恶逆(奸恶逆乱。古代刑律十恶大罪之一);恶障(佛语。指杀生、偷盗等妨碍修行的罪恶);恶头儿(罪名);恶心钱儿(干坏事得来的钱财);恶孽(罪恶;弊病)

 恶人;坏人 

 元恶不待教而诛。--《荀子·王制》

 又如恶杀

 恶 ě又见è;wū;wù。

 【恶心】

 ①想呕吐。

 ②使人厌恶(wù)。

 恶 è

 ①坏;恶劣~习、~行。

 ②坏行为;罪恶的事情无~不作。

 ③凶狠;凶恶;凶猛~霸、~战。又见ě;wū;wù。

 【恶贯满盈】罪大恶极,末日已到。贯古时串钱的绳子。

 【恶劣】很坏行为~。

 【恶魔】

 ①佛教称破坏佛法和善事的恶神、恶鬼。

 ②比喻极其凶恶残忍的人。

 【恶语中伤】用恶毒的话语攻击陷害别人。

 恶(惡)wū

 ⒈通"乌",〈表〉疑问。哪,何,怎么路~在?~足道哉?

 ⒉文言叹词~,是何言也![恶乎]从哪里,在哪里学~乎始,~乎终(学习从哪里开始,在哪里终止呢)?

 恶(惡)wù讨厌,憎恨太可~。深~痛疾(疾厌恨)。

 恶wò 1.象声词。禽鸟叫声。

 恶hū 1.见"恶池"。

 恶yà 1.次。